

谷城县石花酒业智能化酿造中心,无人叉车正在作业。
11月14日9时,谷城县石花酒业智能化酿造中心,操作员方坤轻点平板电脑指令,6台红色无人叉车应声启动驶入作业区,叉臂轻抬稳稳钳住发酵槽,转身、移位、落槽一气呵成。
这套聪明的叉车系统,是石花酒业与相距仅30多公里的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力机械”)联合研发的成果。“过去人工驾驶叉车作业,既存在安全风险,效率也难以保障。”石花酒业技术部负责人刘忠军介绍,发酵车间需要维持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以提升酒质,对人工操作构成安全隐患。此外,人工摆放发酵槽需预留40厘米间距,一个作业区最多只能摆放4排,空间利用率有限。
“无人叉车将间距精确压缩至13厘米。”刘忠军算了一笔账:单个工作区可多放置198个发酵槽,为后续扩能提供保障。
2023年5月,石花酒业开建全国首个清香型白酒3.0智能化酿造中心。在物流系统选型初期,企业曾考虑引进外地成熟方案,但动辄数百万元的投入以及设备适配度,让团队很犹豫。
数字化转型需要本地企业协作。智酿中心主体工程完工时,以生产智能叉车闻名的中力机械前来参观。尽管从未涉足酒业设备研发,但得知石花酒业的需求后,双方越聊越有兴趣。
“数字化不是简单买设备,得把155年的非遗酿造经验,精准‘植’进技术里。”刘忠军的想法与中力机械不谋而合。
经过多轮互访调研,双方正式合作,为发酵车间量身打造无人叉车系统。很快,中力机械派出6名工程师驻场,两个团队一起查数据、改方案,高效推进研发。
中力机械技术负责人张静介绍,团队为叉车配备数智系统,实时记录发酵时间、存放位置等关键数据,让传统酿造流程可追溯、可调控,而每台叉车的售价较外地同类产品还要低40%。
2024年9月,这套定制化系统试运行。该系统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00万元,仓库空间利用率提升20%,能耗降低10%。
谷城县用足襄阳数字化改造试点城市政策,为企业定制“一企一策”服务包。“试运行时,叉车曾因5G信号不稳‘卡壳’,我们向相关部门反馈后,问题当天就得到解决。”刘忠军说。
11月初,石花酒业举办出酒节,智能化酿造中心的无人叉车系统吸引了众多目光。石花酒业副总经理刘继明说,依托“石花慧酿云”数据模型,企业将传统非遗酿造技艺转化为15道工序、57个环节、198项标准。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李春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