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当大部分市民沉浸在休闲氛围中时,“饿了么”麒城汽车中心站站长包智杰已开启“早七晚九”的工作模式。作为负责管理麒城2035文创园、火车站、陈营社区、家乐福、融侨城、长征路一带取餐点的“大管家”,他带领团队日均处理外卖订单1300至1500单,较平日增长30%至50%,用坚守诠释“国庆我在岗”的责任担当。
“国庆期间,很多外地游客来到襄阳游玩,万达漫展等文旅活动也带动了消费热潮,奶茶、牛肉面订单量暴增。”包智杰介绍,单量激增背后是“烟火气”的回归——外地游客慕名而来,点单时总少不了一碗热乎的襄阳牛肉面。
“很多游客喜欢吃正宗襄阳牛肉面,他们一早就会点外卖。面条送晚了口感差,那不是给咱们襄阳牛肉面抹黑吗?必须争分夺秒,保证送餐质量。”为此,包智杰每天清晨7点就打开手机查看后台数据,提前调度骑手,重点保障早餐时段配送,确保“原汤原味”,让游客尝到最地道的“襄阳味道”。
包智杰说,牛肉面配送看起来简单,但为了让每一碗面都“热乎”送达,他与骑手一起商量,细化、改进了配送流程:取餐时检查包装密封性,配送箱合理卡位避免颠簸,送达时主动提示“趁热吃”。这些细节,让许多游客在社交媒体点赞:“襄阳的牛肉面,连外卖都这么讲究!”
午间11点至13点半、晚间17点半至20点,是站里最忙的“双高峰”。包智杰一头扎在电脑前,实时监控订单分布、骑手位置,动态调整运力。他坦言:“国庆假期骑手在线数必须顶满,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除了运力保障,包智杰还主动对接商户,协调高峰期出餐速度,避免“骑手等餐”或“餐等骑手”的尴尬,确保“人车餐”三同步。
作为一名外卖站长,包智杰深知节假日对行业的特殊意义:“订单多,我们外卖行业接触的游客也多,更需要注重待人接物的态度和送餐效率,展示襄阳城市形象。”
从晨光熹微到夜幕降临,包智杰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服务传递温度。他说:“作为外卖行业的一员,就是要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安心,让襄阳的‘烟火气’更浓、更暖。”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董子川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