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41362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老铁路”胡辉的25个黄金周,见证荆楚出行巨变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10-02 15:57:51 [published] => 2025-10-02 15:57:51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7 [pv] => 7197 [comments] => 0 [shares] => 1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10月2日11时08分,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机务段(以下简称襄阳机务段)动车组司机胡辉缓缓推下手中的控制杆,将G6879次列车稳稳地停在了汉口站,目送着熙熙攘攘的旅客平安走出站台,他开始整理驾驶室的行车备品,进行交车前的准备。

“这是襄荆高铁开通后的首个长假,舒适快捷的新线路为群众出行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胡辉告诉记者,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的第25个“十一”假期,从内燃机车时代绿皮车厢里的人山人海,到如今复兴号动车组里旅客们享受着热气腾腾的餐食和便利的智能化设备“安逸出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心中充满了自豪。

25年驾龄、近20种机型、120多万公里安全里程……历经铁路运输发展变迁的胡辉一直坚守在服务旅客的“第一线”。

参加工作起,他坚持刻苦学习,不断磨炼本领,从内燃车司机到电力机车司机,再到动车司机,由一名“门外汉”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

进入高铁时代,他积极总结经验、提升技巧,迅速适应操作模式的变化,顺利成为襄阳机务段汉十高铁、郑渝高铁的首批动车司机

襄荆高铁联调联试工作启动后,他又凭借扎实的功底、严谨的态度入选联调联试工作小组,与“战友们”夜以继日、艰苦奋战,保障了北连郑渝高铁、南接沪渝蓉高铁的“主动脉”顺利贯通。

“压力很大,线路设计的每一个参数,都要通过我们的测试来验证。一想到国庆时这条线要满载着旅客,穿行在曾经交通不便的荆襄古道,就觉得手里这柄操纵杆,重若千斤。”整理着驾驶台,胡辉将一本摊开的行车资料收起装入背包,他告诉记者,这本快翻烂的“秘籍”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襄荆高铁沿线的每个分相点、每座桥梁以及每个隧道等线路数据,都是他和同事们在千余趟的测试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

“25个年头,我从学员变成了‘师傅’,看着那些年轻司机对照笔记反复琢磨驾驶要领,给乘客带去更为舒适、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我觉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出驾驶室,看着站台上举着手机拍摄崭新复兴号列车的旅客和指着车头兴奋讨论着的孩子们,胡辉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微笑。

车变了,速度变了,但铁路人‘安全第一’的初心始终未变。”与前来接班的同事热情交接注意事项,胡辉的此次值乘任务圆满完成。望着站台外,一列列驶向远方的列车,胡辉暗自下定决心,要继续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技能优势,领着年轻一代开着更智能的列车,跑出新时代的加速度。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胡采棣丨通讯员:董柏麟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10/eaa888698132841a598b66bf44e0eac1.png [id] => 3690835 [ratio] => 0.75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41362.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41362.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胡采棣 [author] => 胡采棣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10/eaa888698132841a598b66bf44e0eac1.png [id] => 3690835 [ratio] => 0.75 ) ) [oldpv] => 7197 [all_pv] => 7197 ) 1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老铁路”胡辉的25个黄金周,见证荆楚出行巨变

©原创   2025-10-02 15:57   阅读量 7197

10月2日11时08分,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襄阳机务段(以下简称襄阳机务段)动车组司机胡辉缓缓推下手中的控制杆,将G6879次列车稳稳地停在了汉口站,目送着熙熙攘攘的旅客平安走出站台,他开始整理驾驶室的行车备品,进行交车前的准备。

“这是襄荆高铁开通后的首个长假,舒适快捷的新线路为群众出行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胡辉告诉记者,这是他参加工作后的第25个“十一”假期,从内燃机车时代绿皮车厢里的人山人海,到如今复兴号动车组里旅客们享受着热气腾腾的餐食和便利的智能化设备“安逸出行”,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心中充满了自豪。

25年驾龄、近20种机型、120多万公里安全里程……历经铁路运输发展变迁的胡辉一直坚守在服务旅客的“第一线”。

参加工作起,他坚持刻苦学习,不断磨炼本领,从内燃车司机到电力机车司机,再到动车司机,由一名“门外汉”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

进入高铁时代,他积极总结经验、提升技巧,迅速适应操作模式的变化,顺利成为襄阳机务段汉十高铁、郑渝高铁的首批动车司机

襄荆高铁联调联试工作启动后,他又凭借扎实的功底、严谨的态度入选联调联试工作小组,与“战友们”夜以继日、艰苦奋战,保障了北连郑渝高铁、南接沪渝蓉高铁的“主动脉”顺利贯通。

“压力很大,线路设计的每一个参数,都要通过我们的测试来验证。一想到国庆时这条线要满载着旅客,穿行在曾经交通不便的荆襄古道,就觉得手里这柄操纵杆,重若千斤。”整理着驾驶台,胡辉将一本摊开的行车资料收起装入背包,他告诉记者,这本快翻烂的“秘籍”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襄荆高铁沿线的每个分相点、每座桥梁以及每个隧道等线路数据,都是他和同事们在千余趟的测试中积累下的宝贵财富。

“25个年头,我从学员变成了‘师傅’,看着那些年轻司机对照笔记反复琢磨驾驶要领,给乘客带去更为舒适、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我觉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走出驾驶室,看着站台上举着手机拍摄崭新复兴号列车的旅客和指着车头兴奋讨论着的孩子们,胡辉的脸上浮现出欣慰的微笑。

车变了,速度变了,但铁路人‘安全第一’的初心始终未变。”与前来接班的同事热情交接注意事项,胡辉的此次值乘任务圆满完成。望着站台外,一列列驶向远方的列车,胡辉暗自下定决心,要继续发挥自己的经验优势、技能优势,领着年轻一代开着更智能的列车,跑出新时代的加速度。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胡采棣丨通讯员:董柏麟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