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记者从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了解到,该局近日印发《襄阳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旨在通过系统化、标准化的设计引导,全面提升住宅建设品质,满足人民群众优居需求。
《导则》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核心理念,从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系统、室外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技术要求,为襄阳住宅品质提升提供了全面、细致的技术指引。
优化规划布局。《导则》鼓励住宅规划设计创新,做好与城市道路的衔接,确保各类流线安全便捷。同时鼓励设置下沉庭院、风雨连廊,充分利用架空层空间,打造高品质居住社区。
完善配套设施。提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相关规定,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要求,鼓励为周边提供配套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用房相对集中对外布置,发挥整合效应。
提升居住功能。主要提出套内空间布局要满足家庭结构多样、生活方式多元要求及适当提高住宅建筑层高;强调住宅隔声性能;设置无障碍设施及适老化措施,打造“无风雨归家流线”,强调卫生间自然通风采光。
保障住宅质量。明确住宅结构设计工作年限不低于50年,主体结构鼓励按100年耐久性设计;提出“灵活可变”的套内空间设计,兼顾近期使用与远期改造;强制要求分户验收和提供“两书一证”(合格证、保证书、说明书)。规定设备用房位置,避免噪音振动扰民;优化空调机位布局与冷凝水排放,避免邻里纠纷;精细设计车位尺寸、车库排水反坡和防淹设施等。加强常见问题的预防和治理。
提高安全性能。主要提出适当提高住宅建筑耐火等级要求、防止电动自行车充电场所火灾危险。鼓励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建筑主要出入口设置防坠落安全设施,建筑公共空间和公共空间及套内空间采取有效防滑措施。
注重绿色节能。提出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并优先选用本地生产的绿色建材产品。鼓励采用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及高星级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应与建筑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建设智慧住区。主要提出住宅小区打造现代化、智慧化生活环境,搭建社区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安防自动化管理系统。
房产人士为,《导则》的落地实施将对襄阳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引,推动房地产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有助于全市住宅建设水平整体提升,为居民创造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沈明晶丨通讯员:陈俊平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