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签约,为襄阳市5万多个退役军人市场主体带来了期盼已久的金融“及时雨”。9月26日,襄阳市“退役军人创业贷”承办银行签约仪式举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中国银行襄阳分行正式建立专项合作关系。
此举并非一次简单的仪式,而是旨在通过一套涵盖数据共享、活动牵引、季度调度的长效服务机制,将金融活水精准引灌至退役军人创业沃土。首批合作银行发布的专属信贷产品,更以“高额度、长期限、重信用、奖军功”的鲜明导向,展现了政府和金融机构对退役军人创业实实在在的支持。
数据支撑打通融资梗阻
“由于长期在军营生活,部分退役战友对市场规律缺乏准确判断,融资难、融资贵是创业初期普遍面临的挑战。”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要负责人在会上的发言直指痛点。此次合作的突破性在于,它试图从根本上改变服务模式。
此前,在市场监管部门支持下,襄阳市已初步完成了全市退役军人市场主体的数据比对与梳理,建立了详实的台账。根据协议,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以此为基础,主动向签约银行推荐优质创业项目和信息。这意味着该项服务将从“被动申请”转向“主动发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四级服务体系将深入摸排企业经营状况,推荐优质退役军人创业项目,为银行“敢贷、愿贷”提供信息支撑。
支持方案凸显惠军特色
记者注意到,此次合作的价值还直接体现在银行端推出的具体产品上。中国银行襄阳分行推出的“惠军营商贷”主打信用方式,无需抵押物,显著降低贷款门槛,期限最长3年以匹配经营周期。其创新之处在于,将金融支持从创业者延伸至吸纳就业者,明确规定“企业中退役军人职工占比达20%以上可优先获得信用授信”,形成“创业带动就业、就业反哺授信”的良性循环。
而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的方案则更突出对杰出贡献者的重奖。其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但对获得军功荣誉表彰的创业者,额度大幅提升至最高100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但对有军功且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可延长至10年。
两家方案虽侧重不同,但“突出信用贷款、提供期限弹性、建立军功荣誉激励机制”已成为产品设计的核心共性,精准回应了退役军人创业者的核心关切。
金融普惠瞄准“小微”细胞
政策的精准性,体现在对关键群体的倾斜上。数据显示,在全市退役军人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数量高达近4万家,占比约八成,是绝对主力,却也往往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中国银行无需抵押的信用贷款、工商银行面向小微主体的普惠额度,无疑为这些“小微细胞”送去了最急需的支持。
本次合作明确将“向个体工商户聚焦”作为三大方向之一,与“向重点行业聚焦”、“向乡村振兴聚焦”并列。这意味着,政策的制定与产品的开发,将格外关注个体工商户“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着力在服务的便捷性、覆盖的普遍性上实现突破,确保金融普惠的阳光能照到数量最庞大的退役军人创业者群体。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此次政银合作将散落各处的退役军人市场主体“拧成一股绳”,并通过具有比较优势的信贷产品,构建了一个集身份认证、政策聚合、金融服务于一体的支持生态。当忠诚果敢、纪律严明的“军魂”与精准滴灌的“金融活水”深度融合,襄阳的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工作正迈入一个系统化、机制化的新阶段。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徐勇 | 通讯员:唐盛志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