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40066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当阳“政策找人”模式赋能就业创业 [editor] => 汪锐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9-26 21:26:10 [published] => 2025-09-26 21:26:10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2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十四五”以来,当阳市创新推行“政策找人”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服务下沉至基层、技能培训提质增效等系列举措,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深刻变革。


截至目前

全市新增返乡创业828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8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9500人

交出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01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上门”

“政策找人”精准直达

“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特别顺利,人社局同志主动上门讲政策、办手续,真是帮到了心坎上!”站在自家养殖场前,当阳市王店镇白河村村民金显发脸上洋溢着笑容。


参加完市就业培训中心的创业培训后

他成功申请20万元贷款创办家庭农场

如今年收入突破30万元

还带动5名村民共同就业


金显发的故事,是当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实践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该局以推动返乡创业和稳岗就业为双引擎,从政策扶持、培训提质到服务下沉全面发力,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企业稳健成长。


当阳市人社局创新推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精准筛选,将补贴资金直接送达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通过系统自动匹配,补贴资金直达企业账户,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助力稳岗扩岗。”当阳市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股负责人陈艳介绍。五年来,该机制已为超过4000家次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24年受益企业达1294家。


电工技能人才正在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当阳市人社局供图


聚焦“雁归经济”,当阳年初推出返乡创业二十条措施,构建起“资金补贴+贷款支持+典型引领”全链条帮扶机制。


截至目前

全市新增返乡创业828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8亿元

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

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16人共8万元


围绕就业质量提升,当阳市人社局打造了“精准滴灌”式项目化培训体系。以徽阳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针对企业急缺化工技能人才的状况,人社局分4批次对109名新员工开展化工总控工岗前培训。“培训内容紧贴实际,涵盖安全、法律等多方面,帮助我们快速适应岗位。”公司员工刘晨感慨地说。


化工总控工(岗前培训)班。当阳市人社局供图


2025年以来,当阳市人社局围绕航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已成功举办23期认定,覆盖飞机装配工、电工、制冷工等紧缺工种,惠及675名技能劳动者。


通过“培训+认定+输送”全链条服务,当阳着力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上半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5期,参训学员达3499人,显著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02

变“群众跑腿”为“服务上门”

“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当阳市健全覆盖全市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构建起22个社区、10个乡镇和企业工业园定点覆盖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这些服务站已服务居民6711人次

发布招聘信息7500余条

收集零工求职信息1334条

点对点帮助1124人次零工就业


当阳市草埠湖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图片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在草埠湖镇农垦往事街区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颇具古朴民居风格的房子里,墙上挂着的马灯、竹笠、水壶等老物件,把人拽回到农垦的峥嵘岁月。应届毕业生况捷在这里找到了工作:“我的专业是传媒类,想找这方面的工作。”从湖北十堰来到农垦往事街区游玩的况捷,对这里的文创氛围产生了浓厚兴趣。


畅通就业渠道,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9场,建成“零工驿站”,累计向企业输送员工7121人……一系列举措让当阳就业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03

变“单一推进”为“系统谋划”

人才引擎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阳市人社局持续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与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求对接,拓展“千企百校行”、“百县进百校”等引才渠道。


“群众和企业需求在哪里,人社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当阳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撑体系,为冲刺全国百强县市锻造强劲的技能人才引擎。


当阳城区大景(方梓轩 摄)


如今在当阳,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车间到家庭农场,人社部门的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送到企业的“免申即享”补贴、精准的技能培训课程……这些具体而微的创新服务,正汇聚成当阳就业创业工作的亮眼答卷。


今年1至9月,当阳市城镇新增就业95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00%。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金显发这样的创业者命运改变,是当阳人社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不变初心。

来源:我的宜昌

编辑:汪锐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9/4a5bbe5aea3f86bbf10312868d0d5499.jpeg [id] => 3683811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40066.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40066.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我的宜昌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9/4a5bbe5aea3f86bbf10312868d0d5499.jpeg [id] => 3683811 [ratio] => 0.56 ) ) [oldpv] => 44 [all_pv] => 0 ) 1

当阳“政策找人”模式赋能就业创业

2025-09-26 21:26   我的宜昌  

“十四五”以来,当阳市创新推行“政策找人”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精准匹配、服务下沉至基层、技能培训提质增效等系列举措,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深刻变革。


截至目前

全市新增返乡创业828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8亿元

城镇新增就业9500人

交出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


01

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上门”

“政策找人”精准直达

“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特别顺利,人社局同志主动上门讲政策、办手续,真是帮到了心坎上!”站在自家养殖场前,当阳市王店镇白河村村民金显发脸上洋溢着笑容。


参加完市就业培训中心的创业培训后

他成功申请20万元贷款创办家庭农场

如今年收入突破30万元

还带动5名村民共同就业


金显发的故事,是当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实践的生动缩影。“十四五”以来,该局以推动返乡创业和稳岗就业为双引擎,从政策扶持、培训提质到服务下沉全面发力,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增收、企业稳健成长。


当阳市人社局创新推行“免申即享”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精准筛选,将补贴资金直接送达符合条件的企业,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的转变。“通过系统自动匹配,补贴资金直达企业账户,极大减轻了企业负担,助力稳岗扩岗。”当阳市就业促进和职业能力建设股负责人陈艳介绍。五年来,该机制已为超过4000家次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024年受益企业达1294家。


电工技能人才正在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当阳市人社局供图


聚焦“雁归经济”,当阳年初推出返乡创业二十条措施,构建起“资金补贴+贷款支持+典型引领”全链条帮扶机制。


截至目前

全市新增返乡创业828人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8亿元

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

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16人共8万元


围绕就业质量提升,当阳市人社局打造了“精准滴灌”式项目化培训体系。以徽阳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针对企业急缺化工技能人才的状况,人社局分4批次对109名新员工开展化工总控工岗前培训。“培训内容紧贴实际,涵盖安全、法律等多方面,帮助我们快速适应岗位。”公司员工刘晨感慨地说。


化工总控工(岗前培训)班。当阳市人社局供图


2025年以来,当阳市人社局围绕航空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精准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已成功举办23期认定,覆盖飞机装配工、电工、制冷工等紧缺工种,惠及675名技能劳动者。


通过“培训+认定+输送”全链条服务,当阳着力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上半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5期,参训学员达3499人,显著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02

变“群众跑腿”为“服务上门”

“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

当阳市健全覆盖全市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构建起22个社区、10个乡镇和企业工业园定点覆盖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这些服务站已服务居民6711人次

发布招聘信息7500余条

收集零工求职信息1334条

点对点帮助1124人次零工就业


当阳市草埠湖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图片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在草埠湖镇农垦往事街区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颇具古朴民居风格的房子里,墙上挂着的马灯、竹笠、水壶等老物件,把人拽回到农垦的峥嵘岁月。应届毕业生况捷在这里找到了工作:“我的专业是传媒类,想找这方面的工作。”从湖北十堰来到农垦往事街区游玩的况捷,对这里的文创氛围产生了浓厚兴趣。


畅通就业渠道,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9场,建成“零工驿站”,累计向企业输送员工7121人……一系列举措让当阳就业服务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03

变“单一推进”为“系统谋划”

人才引擎助力高质量发展

当阳市人社局持续深化职业技能培训与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需求对接,拓展“千企百校行”、“百县进百校”等引才渠道。


“群众和企业需求在哪里,人社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当阳市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支撑体系,为冲刺全国百强县市锻造强劲的技能人才引擎。


当阳城区大景(方梓轩 摄)


如今在当阳,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车间到家庭农场,人社部门的服务触角不断延伸。


“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送到企业的“免申即享”补贴、精准的技能培训课程……这些具体而微的创新服务,正汇聚成当阳就业创业工作的亮眼答卷。


今年1至9月,当阳市城镇新增就业95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0%;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4200人,完成年度目标的200%。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像金显发这样的创业者命运改变,是当阳人社部门为民办实事的不变初心。

来源:我的宜昌

编辑:汪锐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