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记者从市水利和湖泊局了解到,今年以来,市水利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国有“三资”管理改革工作部署,统一思想、找准方向,在水资源水工程经营权出让、水权交易、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领域研究突破,新盘活灌区、农村供水水厂等水资源水工程取得收益8.14亿元。
据了解,2024年襄阳水利部门按照“变经营权、不变所有权,变管理机制、不变管理职责,变三资功能、不变水利工程功能”的“三变三不变”水资源水工程盘活工作思路,将市直所属城镇供水、农业灌溉、水力发电及库面养殖等水资源水工程盘活取得18.22亿元收益。今年,市水利和湖泊局在深入研究分析、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水库、堤防、灌区、农村供水、小水电等12类水工程,水域经营、再生水、砂石、林木、文旅等10类水资源实际,出台《襄阳市深入推进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全市开展水资源水工程资产化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路径。
新盘活的水资源水工程涵盖多个领域,包括枣阳市15个大中型灌区30年灌区维修养护经营权出让,取得出让收益8亿元;宜城市将田集水厂30年经营权出让,取得出让收益790万元;谷城县、宜城市分别将灌区年节约的300万立方米水量通过水权交易进行出让等,有效推动了水资源水工程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下一步,市水利部门还将继续大力推动水利“三资”盘活工作,在确保水工程、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在水土保持和林木资源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再生水水权交易、绿色金融“节水贷”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推动形成“成熟一批、转化一批、反哺一批”的水利“三资”动态盘活机制。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严俊杰丨通讯员:刘文俊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