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39666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保康交通赋能尧治河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9-25 15:59:26 [published] => 2025-09-25 15:59:26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3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一条条蜿蜒的公路如彩练般盘旋在青山绿水间,连接起昔日的矿区与今日的景区,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铺就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深刻把握“要想富,先修路”的时代内涵,以建设“扶贫路、旅游路、产业路”为抓手,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马桥镇尧治河村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高标准建设,夯实发展“硬基础”。2021年,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投资2500万元对尧治河村36.5公里循环线进行沥青路面铺装(刷黑),并完善标志标牌和安全防护设施,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同年,马桥镇成功跻身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行列。

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2022年,交通运输部门再投入1500万元,对堰垭至尧治河旅游路进行提档升级。匠心独运地加铺彩色面层、增设多彩标线、实施沿线绿化,8.6公里的“彩色公路”应运而生,宛如山水画中一道跃动的彩虹。这条公路迅速入选襄阳市十大最美农村路,并进一步延伸5公里至日月广场,化身为风景秀丽的马拉松赛道,为全域旅游增添了无限动能。2023年,扶持资金175万元继续注入,用于养生馆至蚂蝗沟3.5公里路面的改造提升,持续为尧治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村和康养基地“强筋健骨”。

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尧治河区域性标准化村级养护站试点建设,将全村80公里道路纳入统一的日常管养体系,每年稳定补助养护资金50万元,确保了公路的长期良好运行状态。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交通环境的安全性,交通部门投入资金428.6万元,实施安防工程18.22公里,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牌,并对沿线约8000平方米的防撞墙进行刷新美化,让村民和游客出行更安全、更便捷。今年尧治河村启动了尧帝神峡隧道亮化工程,对总长约3500米的隧道进行亮化,工程建成后将提升旅游线路安全度、舒适度与游客满意度。

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善,为尧治河村的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曾经依赖磷矿开采的尧治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依托日益完善的公路网络,成功实现了从“矿区”到“景区”的华丽转身。四通八达的交通,催生了生态旅游的热潮,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交旅融合的发展模式,畅通了强村富民的“快车道”。如今,尧治河村拥有的8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示范路,如同一条条活跃的毛细血管,深度激活了乡村休闲游、农耕体验、林果采摘等新业态。这不仅直接带动了本地就业——全镇约有1.2万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及相关第三产业,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便捷的路网也促进了特色种养业、林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以路为笔,在荆山沮水的山水画卷上绘就了交通赋能民生改善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精彩篇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沈明晶丨通讯员:叶玮 姚爱武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9/9cd0971cf352868147e9732c86826b45.png [id] => 3681896 [ratio] => 0.6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39666.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39666.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沈明晶 [author] => 沈明晶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9/9cd0971cf352868147e9732c86826b45.png [id] => 3681896 [ratio] => 0.67 ) ) [oldpv] => 770 [all_pv] => 0 ) 1

保康交通赋能尧治河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原创   2025-09-25 15:59  

一条条蜿蜒的公路如彩练般盘旋在青山绿水间,连接起昔日的矿区与今日的景区,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源,铺就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

乡村振兴,交通先行。近年来,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深刻把握“要想富,先修路”的时代内涵,以建设“扶贫路、旅游路、产业路”为抓手,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进马桥镇尧治河村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高标准建设,夯实发展“硬基础”。2021年,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投资2500万元对尧治河村36.5公里循环线进行沥青路面铺装(刷黑),并完善标志标牌和安全防护设施,出行条件显著改善。同年,马桥镇成功跻身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行列。

建设的步伐从未停歇。2022年,交通运输部门再投入1500万元,对堰垭至尧治河旅游路进行提档升级。匠心独运地加铺彩色面层、增设多彩标线、实施沿线绿化,8.6公里的“彩色公路”应运而生,宛如山水画中一道跃动的彩虹。这条公路迅速入选襄阳市十大最美农村路,并进一步延伸5公里至日月广场,化身为风景秀丽的马拉松赛道,为全域旅游增添了无限动能。2023年,扶持资金175万元继续注入,用于养生馆至蚂蝗沟3.5公里路面的改造提升,持续为尧治河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村和康养基地“强筋健骨”。

建好更要管好、护好、运营好。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积极探索,推进尧治河区域性标准化村级养护站试点建设,将全村80公里道路纳入统一的日常管养体系,每年稳定补助养护资金50万元,确保了公路的长期良好运行状态。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为进一步提升旅游交通环境的安全性,交通部门投入资金428.6万元,实施安防工程18.22公里,完善各类交通标志标牌,并对沿线约8000平方米的防撞墙进行刷新美化,让村民和游客出行更安全、更便捷。今年尧治河村启动了尧帝神峡隧道亮化工程,对总长约3500米的隧道进行亮化,工程建成后将提升旅游线路安全度、舒适度与游客满意度。

交通条件的根本性改善,为尧治河村的产业转型注入了强劲动力。曾经依赖磷矿开采的尧治河,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依托日益完善的公路网络,成功实现了从“矿区”到“景区”的华丽转身。四通八达的交通,催生了生态旅游的热潮,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交旅融合的发展模式,畅通了强村富民的“快车道”。如今,尧治河村拥有的8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路、示范路,如同一条条活跃的毛细血管,深度激活了乡村休闲游、农耕体验、林果采摘等新业态。这不仅直接带动了本地就业——全镇约有1.2万人从事旅游服务业及相关第三产业,极大地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同时,便捷的路网也促进了特色种养业、林果业的规模化、市场化发展。

大道行开阔,长路写辉煌。保康县交通运输部门以路为笔,在荆山沮水的山水画卷上绘就了交通赋能民生改善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精彩篇章。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沈明晶丨通讯员:叶玮 姚爱武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