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活动办得贴心!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急救知识、检查身体,连老伴起夜防滑的事儿都问明白了!”东津镇居民王大爷在参加完社区活动后,笑着展示手中的礼品。这一温馨场景,正是襄阳市民政局培育社会组织、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精准服务惠民生:乐源社工开展残疾预防活动
在东津镇“预防伤害致残”主题活动现场,襄阳市乐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展现出专业功力。该组织通过“知识讲解+健康检测+趣味互动”三步走模式,将专业的残疾预防知识转化为居民易懂的生活常识。活动现场,医路先锋志愿队医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烫伤处理、骨折判断等实用知识,健康检测区为居民提供专项检查,趣味互动环节则通过知识问答巩固学习成效。
“民政部门不仅给予项目支持,更提供了专业指导,让我们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乐源社工负责人表示。这种“政府引导、专业运作、群众参与”的服务模式,正是民政局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生动实践。
能人带动暖社区:和时代社工组织健康义诊
在龙堤·滨江园的健康义诊活动中,襄阳市和时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掘社区能人褚姐姐开展专业艾熏服务,成为活动亮点。“我有专业知识,能为邻居做点事义不容辞。”褚姐姐带领养生馆同事,为居民提供专业的关节调理服务。
这种“居民主动贡献、社工专业支撑”的模式,体现了“光明谷”项目的培育成效。民政局通过示范点项目,将专业社工力量注入社区,实现从“服务对象”到“服务提供者”的转变,探索“授人以渔”的可持续治理模式。
专业防护提认知:民福社工举办预防宣传活动
在营盘社区,民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市精神卫生中心开展认知症预防宣传活动。医生用“忘关火”“忘带钥匙”等生活场景,生动解读认知症早期征兆,专业实用的科普内容获得居民一致好评。
民福社工通过设计认知游戏进行风险初筛,为有需求家庭提供照护建议,展现了社会组织的专业能力。这种“民政定策、社工执行、多方协同”的工作机制,让专业服务真正惠及居民。
系统培育显成效:民政局创新工作机制
“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发展,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市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项目支持”的培育体系,民政局为社会组织提供全方位支持。目前,已形成“光明谷”示范项目引领、公益创投助推、政府购买服务支撑的培育机制。通过技能培训、案例研讨等方式,持续提升社工组织专业能力,让专业服务在基层“最后一米”发挥实效。
未来,市民政局将持续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让更多“小组织”在基层治理中发光发热,为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贡献民政力量。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市民政局
记者:何雯 | 通讯员:欧阳徐霜
编发:李艳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