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李培武带领科研团队,现身襄州区金太阳合作社花生试验田。这场特殊的"田间会诊",聚焦ARC(阿克)菌剂对花生连作重茬障碍的防控效果,为当地种植户破解多年种植难题。
在试验田现场,专家组采用三点随机取样法开展检测:每块试验区选取连续三垄,沿垄测量10米生长带,单样本调查长度达30米。通过对比ARC菌剂处理田与对照田,从植株长势、结实率、病害发生及死株情况等维度进行系统分析。
襄阳市植物保护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白桂萍表示,对照田死株率高达32.3%,而施用ARC菌剂的田块枯死率仅7.2%,降幅达25个百分点。更直观的变化体现在植株形态上:菌剂处理区花生植株更为健壮,果粒饱满度与结果率显著提升,对土传病害的抑制效果尤为突出。
作为襄阳第一大油料作物,花生常年连作导致土传病害逐年加重。金太阳合作社的试验田已连续六年重茬种植,是典型的病害高发区。今年,襄阳市农科院与李培武院士团队合作开展的ARC菌剂抗重茬试验,成功在这片"重病田"实现技术突破。实测数据证实,菌剂应用使土传病害死株率得到有效控制。
“ARC生物耦合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微生物群落调控减轻连作危害。”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李培武院士现场讲解道,施用菌剂的花生田不仅死苗现象明显减少,果实色泽白净、颗粒饱满;而未处理区域则普遍出现死苗,白绢病、果腐病等病害高发。
据院士团队透露,ARC生物耦合技术下一步将扩大推广范围。除襄阳外,长江流域、黄淮流域等花生主产区都将纳入示范体系。这项实用型农业科技的规模化应用,有望为我国油料作物产能提升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助力破解连作障碍这一长期制约农业生产的难题。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 朱振羽 | 通讯员:杨全有 李艳凡
编发:吕迪锐 | 编辑:刘建业
责编:何雯 | 审核: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