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记者踏入地处荆山余脉、南河河畔的保康县寺坪镇蒋口村。蒋口村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淳朴的乡风民俗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被纳入2025年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村建设名单。该村以“诚信蒋口,薪火相传”为文化内核,运用共同缔造理念,总投资1535万元,实施八大重点项目,全力打造“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乡风好、管理好、宜居宜业”的“五好两宜”新农村,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
蒋口村版图面积3.75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62户1012人。近年来,该村依托346国道和谷竹高速穿境而过的交通便利,以及南河、蒋峪河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金银花、辣椒等特色产业,2024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4052万元,人均纯收入1.7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5.7万元。
“蒋口村不仅自然条件优越,更有着‘诚信’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健的基层党组织。”寺坪镇党委书记张晓军表示,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不到40岁,凝聚力、战斗力强,加之村民在周边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感召下,参与改革建设的意愿空前高涨,为项目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村内主干道硬化、安全饮水、电网、互联网全覆盖,更让改革建设“如虎添翼”。
蒋口村党支部书记黄玉成介绍说,在保康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强力支持下,蒋口村精细编制《2025年农村综合改革重点村建设实施方案》,该村围绕“五好两宜”总体目标,一年内精准实施八大建设项目:一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投资110万元对80户农户庭院进行“美颜”,包括清除乱搭乱建、猪栏厕所提档升级、庭院“小三园”建设及线路规范;投资210万元对二组公共区域进行环境整治,新建改建花坛2500平方米、小型文体活动场地4处,维修硬化公路1000米;投资20万元安装70盏LED太阳能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短板。投资40万元改造二组主干道污水管网300米,改造路肩排水沟600米;投资50万元治理山洪沟600米,包括清淤、硬化、安装防护栏及新建拦沙坝,守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投资55万元硬化整修产业路、入户路,畅通产业发展“毛细血管”。三是激活产业发展动能。计划投资700万元建成保康县中药材产业园,并整合资金350万元推进“三美乡村”建设,与现有金银花、辣椒产业形成联动,推动村集体经济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增收渠道。
为确保改革建设成果落地生根、长久惠民,蒋口村聚合力量创新建立四大机制:部门联动机制,形成财政牵头、多部门配合、多元力量参与的工作格局,齐抓共管,有序推进。群众参与机制,秉持“共同缔造”理念,通过线上线下宣传、问计问策,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运行管护机制,组建“村党支部+党员志愿者+村民”管护队,制定村规民约,开展“美丽庭院”等评比,确保设施长久发挥效益。监督检查机制,联合纪检力量,全程监督项目程序、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廉洁高效推进。
展望未来,效益可期。项目建成后,预计到2026年,蒋口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不仅将显著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改善生态环境,更将以其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成为寺坪镇乃至保康县农村综合改革的示范样板,带动南河流域乡村振兴整体提升,真正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发展。
“我们有信心通过这次综合改革,把蒋口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蒋口村党支部书记黄玉成信心满满。诗曰:旧巷泥途今换彩,豪家映日溢庭芳。春风拂醒千畦绿,蝶变乡村福满堂。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全媒体记者:周建春 张晋瑜
特约记者:吕学刚
通讯员:宋海涛 宋祖清 郝传季
编辑:周建春|责编:刘惠
审核:廖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