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3877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一条高铁重塑发展格局,"楚国故都"迎来“诗与远方” [editor] => 朱佳美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9-21 21:05:11 [published] => 2025-09-21 21:05:11 [modified] => 2025-09-23 09:35:42 [digg] => 4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6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3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327 [gzh_account_name] => 汉水襄阳 [short_title] => 高铁重塑宜城格局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9月18日,来自中央、省市媒体的记者、网络大V搭乘襄荆高铁试运行列车G6768次,开启了襄荆高铁试乘体验。襄荆高铁2022年9月开工建设,2025年4月全线铺轨贯通,本月内即将正式通车。

襄荆高铁沿线设襄阳东站、宜城站、荆门西站3个客运站。襄荆高铁的开通,结束了宜城不通高铁的历史,也为宜城“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让这个“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

“迈入高铁时代的宜城,将在交通能级、产业升级和城市价值等方面实现发展格局的重构。”宜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波说。

交通能级跃升:从“货运独大”到“客货双赢”

“以前我们接待的大多是货物,有沿海的,也有东南亚等海外的。高铁开通后,我估计会接待更多货主来进行商务洽谈。”9月18日,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许元涛一脸兴奋地说,“高铁通了,企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前我们邀请专家或者客户来公司考察,路上耗时很长。现在好了,武汉的专家吃完早饭出发,不到中午就能到我们公司,这大大提升公司的商务效率和技术交流水平,对企业形象的提升是巨大的!”

宜城汉江雅口航运枢纽

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汉江流域唯一取得拆船资质的企业,该公司还投资建设临港经济区智慧绿色船舶制造产业链项目,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及附属研究中心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开展新能源船舶、特种船舶、定制船舶的研发生产。

作为汉江流域最大港口,小河港现拥有千吨级泊位与42条航线,其中8条为国际航线。

“襄荆高铁是宜城人民翘首以盼的重大工程,它拉近我们与襄阳、荆门、武汉的时空距离,放大宜城‘依托汉江、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特别是与我们的小河港区联动,形成了‘铁水公’多式联运的黄金组合,为我们招商引资、发展临港经济装上了强大的‘引擎’。”宜城市小河临港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松林介绍,高铁开通后,宜城海陆空的交通格局愈加清晰,尤其是“铁公水”多式联运,将有效拓展宜城作为货源腹地的容量。

宜城小河港货运码头

襄荆高铁将宜城嵌入全省高铁环线,构建起“15分钟到襄阳、20分钟抵荆门、半小时达宜昌”的省内通勤圈,并通过换乘网络接入武汉、郑州、重庆等国家中心城市群,极大地便利商务、旅游、务工等人员流动。

产业升级提速:让“宜城制造”声名远播

宜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楚国故都,素有“天下膏腴”之地、农业“小胖子”县之称。高铁的开通,将推动宜城农业龙头企业加速扩张。

“高铁开通后,将使企业产品得到更广泛推广,市场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湖北飘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前不久,该公司入围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产品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出口额达1亿元。

运行中的湖北能源襄阳(宜城)发电厂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楚大鸭业,已在全国各地建成了64个直供销售仓。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国内市场的营收已达到9.8亿元。

“高铁开通后,将方便更多的合作单位和品牌方来我们基地考察,进而推动双方合作共赢。”楚大鸭业总经理任乐乐说。

襄荆高铁的开通,影响的不仅是宜城的农业,还有工业、服务业等。“襄荆高铁开通后,小河港可加强与重庆、武汉、宜昌等港口城市的交流,提升货运量。”宜城市小河临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松林介绍。

湖北友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宜城)成品自动化仓库

近年来,宜城构建“南经开、北临港”产业双极发展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GDP突破500亿元。全市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汽车零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宜城的支柱产业之一。

“依托高铁便利,我们能更高效对接东风汽车、卡特彼勒等龙头企业,加速融入襄阳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分工体系,推动企业向区域产业链高端攀升。”湖北友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后良说,高铁开通,将缩短宜城至襄阳、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通行时间,使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取技术协作、零部件配套等资源,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一条高铁,连接的不仅是铁轨的两端,更是宜城的现在与未来,它让“港口”通向更广阔的“蓝海”,让“宜城制造”走上更宽广的“赛道”。

城市价值重构:文旅发展迎来爆发期

“看到车站内介绍宜城美食、美景的大型壁画,还没开始采访就感觉有些饿了……”9月18日,参加“试乘高铁·活力襄荆”采访活动的记者团刚走出站台,一名记者观看检票大厅内两侧布置的“宜城八景”和传统美食壁画后感慨道。

作为楚国故都、宋玉故里,宜城近年来在宜城大虾、腊肉粑粑、盘龙鳝等传统名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啤酒鸭、筒子骨、炸仔鸡等多道特色美食,逐渐发展成为襄阳市乃至湖北省知名的“美食之都”,成为众多美食爱好者心向往之的打卡胜地。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长渠宜城小河段

吃碗襄阳牛肉面,再到宜城消夜。高铁的开通让宜城到襄阳通行时间缩短到14分钟。襄荆高铁开通后,宜城将融入全国高铁网,不仅能让宜城的美食走向全国,也将让全世界看到“楚庄王”“宋玉”等楚文化。

“宜城楚皇城景区建设正酣,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陈列馆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布置。不久后,‘楚国故都’将会重现于世。”宜城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宜城在楚文化挖掘展示、爱国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文旅产业打造上亮点纷呈。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等红色场馆,每年都吸引海内外无数有识之士前来缅怀纪念,莺河、魏岗等旅游大村大规模接待游客已成常态。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宜城市累计入境游客5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9%;旅游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6.3%。

“高铁开通后,预计宜城的旅游收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古宜城’所厚积的历史文化和‘今宜城’所具有的现代餐饮文化、农旅资源,必将促进宜城旅游业的大发展。”宜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宜城市交通部门已做好了迎接天下客的准备。“宜城站配套建设有城市公交客运换乘中心和农村客运换乘中心,可将到站旅客快速送达宜城市区及8个乡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尽情品尝宜城美食,参观楚皇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景点。所有的乘车都能实现无缝对接。”宜城市运管所所长殷保金说。

记者:宋敏 刘晓青 | 通讯员:薛金;

摄影:王虎、谢勇、杨东等

编辑:刘晓青 朱佳美 | 责编:宋敏

审核:廖双来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襄荆高铁开通助力宜城迈入‘高铁时代’,推动交通升级、产业转型与文旅发展,重构城市发展新格局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9/f1197f0522f9972cdd9a9e533a6fea93.png [id] => 3678231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3877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3877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宋敏,刘晓青,朱佳美 [author] => 宋敏,刘晓青,朱佳美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宜城 [1] => 高铁 [2] => 多式联运 [3] => 楚文化 [4] => 产业升级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9/f1197f0522f9972cdd9a9e533a6fea93.png [id] => 3678231 [ratio] => 0.56 ) ) [oldpv] => 1716 [all_pv] => 0 ) 1

一条高铁重塑发展格局,"楚国故都"迎来“诗与远方”

©原创   2025-09-21 21:05  

9月18日,来自中央、省市媒体的记者、网络大V搭乘襄荆高铁试运行列车G6768次,开启了襄荆高铁试乘体验。襄荆高铁2022年9月开工建设,2025年4月全线铺轨贯通,本月内即将正式通车。

襄荆高铁沿线设襄阳东站、宜城站、荆门西站3个客运站。襄荆高铁的开通,结束了宜城不通高铁的历史,也为宜城“铁水公”多式联运体系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块拼图,让这个“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再次迎来发展新机遇。

“迈入高铁时代的宜城,将在交通能级、产业升级和城市价值等方面实现发展格局的重构。”宜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红波说。

交通能级跃升:从“货运独大”到“客货双赢”

“以前我们接待的大多是货物,有沿海的,也有东南亚等海外的。高铁开通后,我估计会接待更多货主来进行商务洽谈。”9月18日,面对众多媒体记者的采访,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许元涛一脸兴奋地说,“高铁通了,企业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前我们邀请专家或者客户来公司考察,路上耗时很长。现在好了,武汉的专家吃完早饭出发,不到中午就能到我们公司,这大大提升公司的商务效率和技术交流水平,对企业形象的提升是巨大的!”

宜城汉江雅口航运枢纽

湖北长泽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是汉江流域唯一取得拆船资质的企业,该公司还投资建设临港经济区智慧绿色船舶制造产业链项目,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及附属研究中心共建企业研发中心,开展新能源船舶、特种船舶、定制船舶的研发生产。

作为汉江流域最大港口,小河港现拥有千吨级泊位与42条航线,其中8条为国际航线。

“襄荆高铁是宜城人民翘首以盼的重大工程,它拉近我们与襄阳、荆门、武汉的时空距离,放大宜城‘依托汉江、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特别是与我们的小河港区联动,形成了‘铁水公’多式联运的黄金组合,为我们招商引资、发展临港经济装上了强大的‘引擎’。”宜城市小河临港经济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松林介绍,高铁开通后,宜城海陆空的交通格局愈加清晰,尤其是“铁公水”多式联运,将有效拓展宜城作为货源腹地的容量。

宜城小河港货运码头

襄荆高铁将宜城嵌入全省高铁环线,构建起“15分钟到襄阳、20分钟抵荆门、半小时达宜昌”的省内通勤圈,并通过换乘网络接入武汉、郑州、重庆等国家中心城市群,极大地便利商务、旅游、务工等人员流动。

产业升级提速:让“宜城制造”声名远播

宜城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楚国故都,素有“天下膏腴”之地、农业“小胖子”县之称。高铁的开通,将推动宜城农业龙头企业加速扩张。

“高铁开通后,将使企业产品得到更广泛推广,市场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湖北飘扬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前不久,该公司入围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产品远销海外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预计今年出口额达1亿元。

运行中的湖北能源襄阳(宜城)发电厂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楚大鸭业,已在全国各地建成了64个直供销售仓。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国内市场的营收已达到9.8亿元。

“高铁开通后,将方便更多的合作单位和品牌方来我们基地考察,进而推动双方合作共赢。”楚大鸭业总经理任乐乐说。

襄荆高铁的开通,影响的不仅是宜城的农业,还有工业、服务业等。“襄荆高铁开通后,小河港可加强与重庆、武汉、宜昌等港口城市的交流,提升货运量。”宜城市小河临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李松林介绍。

湖北友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宜城)成品自动化仓库

近年来,宜城构建“南经开、北临港”产业双极发展战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GDP突破500亿元。全市形成了以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汽车零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是宜城的支柱产业之一。

“依托高铁便利,我们能更高效对接东风汽车、卡特彼勒等龙头企业,加速融入襄阳国家级经开区的产业分工体系,推动企业向区域产业链高端攀升。”湖北友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后良说,高铁开通,将缩短宜城至襄阳、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通行时间,使企业能更便捷地获取技术协作、零部件配套等资源,缩短供应链响应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一条高铁,连接的不仅是铁轨的两端,更是宜城的现在与未来,它让“港口”通向更广阔的“蓝海”,让“宜城制造”走上更宽广的“赛道”。

城市价值重构:文旅发展迎来爆发期

“看到车站内介绍宜城美食、美景的大型壁画,还没开始采访就感觉有些饿了……”9月18日,参加“试乘高铁·活力襄荆”采访活动的记者团刚走出站台,一名记者观看检票大厅内两侧布置的“宜城八景”和传统美食壁画后感慨道。

作为楚国故都、宋玉故里,宜城近年来在宜城大虾、腊肉粑粑、盘龙鳝等传统名菜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出啤酒鸭、筒子骨、炸仔鸡等多道特色美食,逐渐发展成为襄阳市乃至湖北省知名的“美食之都”,成为众多美食爱好者心向往之的打卡胜地。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长渠宜城小河段

吃碗襄阳牛肉面,再到宜城消夜。高铁的开通让宜城到襄阳通行时间缩短到14分钟。襄荆高铁开通后,宜城将融入全国高铁网,不仅能让宜城的美食走向全国,也将让全世界看到“楚庄王”“宋玉”等楚文化。

“宜城楚皇城景区建设正酣,游客接待中心和文化陈列馆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布置。不久后,‘楚国故都’将会重现于世。”宜城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宜城在楚文化挖掘展示、爱国文化传承以及乡村文旅产业打造上亮点纷呈。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张自忠将军殉国处纪念园等红色场馆,每年都吸引海内外无数有识之士前来缅怀纪念,莺河、魏岗等旅游大村大规模接待游客已成常态。

据统计,今年前7个月,宜城市累计入境游客582万人次,同比增长18.9%;旅游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16.3%。

“高铁开通后,预计宜城的旅游收入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古宜城’所厚积的历史文化和‘今宜城’所具有的现代餐饮文化、农旅资源,必将促进宜城旅游业的大发展。”宜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宜城市交通部门已做好了迎接天下客的准备。“宜城站配套建设有城市公交客运换乘中心和农村客运换乘中心,可将到站旅客快速送达宜城市区及8个乡镇、3个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尽情品尝宜城美食,参观楚皇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等景点。所有的乘车都能实现无缝对接。”宜城市运管所所长殷保金说。

记者:宋敏 刘晓青 | 通讯员:薛金;

摄影:王虎、谢勇、杨东等

编辑:刘晓青 朱佳美 | 责编:宋敏

审核:廖双来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