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华中农业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暨耕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观摩演示会在我市举行。18台油菜无人化种植与耕播机械化装备轮番上阵,实现从高精度地图构建到播种质量可追溯的全流程覆盖,达成播种施肥精量化、作业无人化等多环节智能管控,让油菜种植效率与质量实现 “双提升”。
在位于襄州区的这家全省首个无人化试验示范农场的田间,吸引了全国农业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及行业精英现场观摩。
据介绍,无人化试验示范农场项目由省农业发展中心和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创建设计,襄州区农技推广中心落实,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接。项目以北斗导航技术为支撑,为信息技术、北斗导航、自动驾驶与传统农机技术的有效融合,可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降本。
“合作社无人化种植主要依托生物、智能农机和信息三大技术支持。生物技术主要提供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模式,智能农机主要提供智能感知、智能导航、智能作业(精准作业)和智能管理,信息技术主要为无人农场生产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农机导航与自动作业,农机远程运维管理提供支持。”襄州区汇吉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杭世伟介绍,目前试验示范已趋成熟,下一步,“无人化农场”将呼之欲出。
“我市常遇连阴雨,油菜播种难题一直困扰农户。”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襄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冯鹏坦言,此次无人化操作演示,把最新油菜机械用在田间地头,既能解决播种难,又能攻克播种精度问题,更能为油菜全产业链发展铺路。
作为油菜生产优势产区,我市常年种植面积约80万亩,坐拥高产、繁种、机械化三大突出优势。此次亮相的装备,均是全国油菜产业体系机械团队院士专家研发的 “最新成果”,聚焦油菜无人化种植、智能化装备研发等创新领域,且优先选择在襄阳示范推广。
当前,农业生产一直面临着农村人口老龄化、人力成本高、劳动力短缺等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无人化种植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冯鹏对下一步发展、运用充满期待:“接下来会把这些技术和装备引进我市大面积推广,尤其是推动本地企业与华农团队紧密合作,通过机械化、无人化示范推广,为我市油菜产业乃至其他农业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周红南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