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一场聚焦油菜种植“黑科技”的盛会在襄州区拉开帷幕。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油菜无人化种植暨耕播机械化技术与装备观摩演示会,不仅为油菜秋播筑牢技术根基,更成为襄阳创建国家农高区、抢占全国农业科技竞争高地的重要助力。
在湖北省首个无人化试验示范农场的田间,18 台油菜无人化种植与耕播机械化装备轮番 “炫技”,吸引了全国农业科技领域院士、专家及行业精英现场观摩。这些装备本领不小,能实现从高精度地图构建到播种质量可追溯的全流程覆盖,达成播种施肥精量化、作业无人化等多环节智能管控,让油菜种植效率与质量实现 “双提升”,为产业技术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襄阳常遇连阴雨,油菜播种难题一直困扰农户。”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襄阳综合试验站站长冯鹏坦言,此次无人化操作演示,把最新油菜机械用在田间地头,既能解决播种难,又能攻克播种精度问题,更能为油菜全产业链发展铺路。
作为油菜生产优势产区,襄阳底气十足——常年种植面积约 80 万亩,坐拥高产、繁种、机械化三大突出优势。此次亮相的装备,均是全国油菜产业体系机械团队院士专家研发的 “最新成果”,聚焦油菜无人化种植、智能化装备研发等创新领域,且优先选择在襄阳示范推广。
“核心技术有三大支撑!”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院长廖庆喜揭秘,一是基于北斗卫星的高精度定位,二是全路径规划,三是能完全模拟机手操作,实现自动调头转弯。在他看来,有了机械化与智能化加持,襄阳市油菜种植面积必将快速增加。
值得骄傲的是,襄阳在油菜产业领域地位特殊:既是国家“双低”油菜保护区,也是全国首个油菜制种种子基地生产认证试点区域,还建有谷城县国家级、襄城区省级良种繁育基地各1个。2024年,襄阳杂交制种面积达5万亩,占全国总面积的25%,繁育的“中油杂”、“华油杂”、“阳光”等系列品种,畅销全国 12个省市,为保障国家油料安全贡献了“襄阳力量”。
对于未来,冯鹏充满期待:“接下来会把这些技术和装备引进襄阳大面积推广,尤其是推动本地企业与华农团队紧密合作,通过机械化、无人化示范推广,为襄阳油菜产业乃至其他农业产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杨豪雨
编发:胡劼菲 | 编辑:刘建业
责编:何雯 | 审核:程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