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38380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一带一路”中非青少年交流落地襄阳一中 探秘植物多样性促文明互鉴 [editor] => 白璐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9-19 12:25:09 [published] => 2025-09-19 12:25:09 [modified] => 2025-09-19 12:43:06 [digg] => 3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32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一带一路”中非青少年交流落地襄阳一中 探秘植物多样性促文明互鉴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9月18日,2025年“一带一路”湖北省中-非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在襄阳市第一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襄阳市第一中学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襄阳市教育局和襄阳市科协等单位支持,以“探秘植物多样性,共建绿色生态家园”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形式,汇聚中非青少年及科技、教育领域代表,为“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搭建起青春桥梁。

襄阳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陶坤元讲话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关键节点,活动聚焦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议题,通过青少年科普与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襄阳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陶坤元表示,本次活动是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旨在让青年一代在科学探索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动能。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代表指出,中心将非洲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转化为青少年科普资源,让中非青少年见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合作成果,激发青年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

活动围绕“植物多样性”主题,打造多元互动场景,让中非青少年在交流中感知科技魅力、领略文化风情。“襄阳文化推介”环节,襄阳第一中学教师以流利英语展现襄阳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非洲科研云参观”环节,襄阳第一中学学生线上探访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农业示范区、东非特色植物苗圃,直观感受非洲生态风貌与科研活力。非方专家作《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传承》报告,分享非洲社区在物种保护、生态智慧传承中的实践;中方专家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湖北样本》为题,通过湿地保护、植物资源库建设等案例展现中国生态创新成果。中非青少年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之道”等议题线上交流,智慧碰撞间彰显青春担当。

省科协向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捐赠资源包


襄阳市第一中学学生与非洲学生线上交流

活动现场,湖北省科协向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捐赠科普资源包,为后续交流提供支撑。襄阳市第一中学学生代表感言:“我们在植物多样性知识的探索中,读懂了中非携手守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未来将以科学为桥、文化为媒,与非洲伙伴共成长。”

据悉,此次活动以植物多样性为切口,将“一带一路”合作理念融入青少年成长轨迹,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育青年力量。未来,湖北省科协将持续深化青少年国际交流品牌建设,让更多青年成为“一带一路”故事的讲述者、文明互鉴的践行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


记者王世翠;实习生陈妍;通讯员刘傲然 田娥

编辑:白璐|校对:王怡雯

审核:严巍|终审:刘德祥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2/86bdacdbcbe68a27ae5ca2c765882915.jpeg [id] => 3461804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38380.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38380.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王世翠 [author] => 王世翠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1] => [2] => Array ( [0] => 襄阳市第一中学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2/86bdacdbcbe68a27ae5ca2c765882915.jpeg [id] => 3461804 [ratio] => 0.57 ) ) [oldpv] => 4202 [all_pv] => 0 ) 1

“一带一路”中非青少年交流落地襄阳一中 探秘植物多样性促文明互鉴

©原创   2025-09-19 12:25  


9月18日,2025年“一带一路”湖北省中-非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在襄阳市第一中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湖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湖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襄阳市第一中学联合承办,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襄阳市教育局和襄阳市科协等单位支持,以“探秘植物多样性,共建绿色生态家园”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形式,汇聚中非青少年及科技、教育领域代表,为“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人文交流搭建起青春桥梁。

襄阳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陶坤元讲话

在“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的关键节点,活动聚焦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议题,通过青少年科普与科技、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中非文明交流互鉴。襄阳一中党委副书记、校长陶坤元表示,本次活动是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的生动实践,旨在让青年一代在科学探索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动能。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代表指出,中心将非洲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转化为青少年科普资源,让中非青少年见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态保护领域的合作成果,激发青年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责任意识。

活动围绕“植物多样性”主题,打造多元互动场景,让中非青少年在交流中感知科技魅力、领略文化风情。“襄阳文化推介”环节,襄阳第一中学教师以流利英语展现襄阳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非洲科研云参观”环节,襄阳第一中学学生线上探访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肯尼亚农业示范区、东非特色植物苗圃,直观感受非洲生态风貌与科研活力。非方专家作《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传承》报告,分享非洲社区在物种保护、生态智慧传承中的实践;中方专家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湖北样本》为题,通过湿地保护、植物资源库建设等案例展现中国生态创新成果。中非青少年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之道”等议题线上交流,智慧碰撞间彰显青春担当。

省科协向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捐赠资源包


襄阳市第一中学学生与非洲学生线上交流

活动现场,湖北省科协向襄阳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捐赠科普资源包,为后续交流提供支撑。襄阳市第一中学学生代表感言:“我们在植物多样性知识的探索中,读懂了中非携手守护地球家园的责任。未来将以科学为桥、文化为媒,与非洲伙伴共成长。”

据悉,此次活动以植物多样性为切口,将“一带一路”合作理念融入青少年成长轨迹,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育青年力量。未来,湖北省科协将持续深化青少年国际交流品牌建设,让更多青年成为“一带一路”故事的讲述者、文明互鉴的践行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


记者王世翠;实习生陈妍;通讯员刘傲然 田娥

编辑:白璐|校对:王怡雯

审核:严巍|终审:刘德祥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