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38356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襄阳首部!原创微短剧《班河谣》开机! [editor] => 王晓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9-19 11:00:41 [published] => 2025-09-19 11:00:41 [modified] => 2025-09-19 15:50:31 [digg] => 19 [pv] => 14919 [comments] => 0 [shares] => 9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789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9月18日,襄阳首部聚焦乡村振兴题材的微短剧《班河谣》在风光秀美的谷城县班河大峡谷景区开机。该剧由襄阳市委宣传部指导,襄阳融媒体中心出品,“汉水有声”原创工作室、襄阳广维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谷城军旅班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班河谣》开机仪式现场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这一科学理念指引中国农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班河大峡谷的蜕变,正是这一理念在襄阳大地的生动实践。这里的打造者——返乡创业退伍军人张建武,自2008年退伍归乡后,带领当地群众、大学生、 退伍军人坚守17载,踏遍深山修通致富路,因地制宜建设风景区,带动上百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沟沟”蜕变为国家级3A风景区。张建武的奋斗故事,是当代“新农人”扎根基层、实干兴乡的缩影,也是这部微短剧最鲜活、最动人的原型蓝本。

班河大峡谷游船

为打磨好这部微短剧,自今年1月项目启动筹备以来,主创团队十余次深入谷城班河,走村入户采访、扎根田间采风,历经半年打磨完成两万余字剧本。剧目以“两山”理论为思想内核,通过张建武与乡亲们克服困难、共建家乡的故事,传递绿色发展、艰苦奋斗的时代正能量。细腻的情节设计、生动的人物塑造、优美的镜头语言,将班河的自然风光、乡土人情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深度融合,让观众在感受新农村巨变的同时,仿佛置身其中开启一段“云上班河之旅”。

主创团队在班河实地采访

襄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在致辞中说,微短剧作为当下喜闻乐见的新型传播载体,以“短平快、接地气、强互动”的特点,精准契合了大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成为传递主流价值、讲好百姓故事的重要窗口。微短剧《班河谣》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襄阳在文化传播形式创新、讲好襄阳乡村振兴故事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陶丽娟致辞

从“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到“省级龙头企业”,张建武介绍,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再用5到10年,把班河打造成5A级景区,让更多村民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未来,他计划深化“旅游+电商+非遗”融合,吸引更多青年共绘新图景。

张建武讲述未来目标

此次微短剧的拍摄,邀请了众多襄阳本地优秀演员加盟。演员代表杨桂红说,演员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深入当地体验生活,认真琢磨原型人物,大家都希望通过深入细致的表演,让这部剧更具本土情怀、更添人文温度。

演员代表杨桂红

微短剧《班河谣》的编剧、导演,襄阳融媒体中心编导李菲介绍,希望这部微短剧能够成为展现襄阳乡村振兴成果、传播襄阳本土文化的闪亮名片。

编剧、导演李菲

襄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襄阳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总监王海青、谷城军旅班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武共同为开机仪式揭幕。

开机仪式揭幕

目前,剧组正在紧张的拍摄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微短剧《班河谣》的精彩呈现。


拍摄花絮先睹为快↓↓↓

视频:刘向 井睿智

编辑:王晓|校对:李燕飞

审核:蔡彦燕终审:王海青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9/33b73fcc6a7be758ffb961c638a0a72a.jpg [id] => 3675453 [ratio] => 0.6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38356.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38356.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王晓,刘向,井睿智 [author] => 王晓,刘向,井睿智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9/33b73fcc6a7be758ffb961c638a0a72a.jpg [id] => 3675453 [ratio] => 0.67 ) ) [oldpv] => 14919 [all_pv] => 1.49万 ) 1

襄阳首部!原创微短剧《班河谣》开机!

©原创   2025-09-19 11:00   阅读量 14919

9月18日,襄阳首部聚焦乡村振兴题材的微短剧《班河谣》在风光秀美的谷城县班河大峡谷景区开机。该剧由襄阳市委宣传部指导,襄阳融媒体中心出品,“汉水有声”原创工作室、襄阳广维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制作,谷城军旅班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大力支持。

《班河谣》开机仪式现场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20年来,这一科学理念指引中国农村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班河大峡谷的蜕变,正是这一理念在襄阳大地的生动实践。这里的打造者——返乡创业退伍军人张建武,自2008年退伍归乡后,带领当地群众、大学生、 退伍军人坚守17载,踏遍深山修通致富路,因地制宜建设风景区,带动上百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山沟沟”蜕变为国家级3A风景区。张建武的奋斗故事,是当代“新农人”扎根基层、实干兴乡的缩影,也是这部微短剧最鲜活、最动人的原型蓝本。

班河大峡谷游船

为打磨好这部微短剧,自今年1月项目启动筹备以来,主创团队十余次深入谷城班河,走村入户采访、扎根田间采风,历经半年打磨完成两万余字剧本。剧目以“两山”理论为思想内核,通过张建武与乡亲们克服困难、共建家乡的故事,传递绿色发展、艰苦奋斗的时代正能量。细腻的情节设计、生动的人物塑造、优美的镜头语言,将班河的自然风光、乡土人情与乡村振兴的时代脉动深度融合,让观众在感受新农村巨变的同时,仿佛置身其中开启一段“云上班河之旅”。

主创团队在班河实地采访

襄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在致辞中说,微短剧作为当下喜闻乐见的新型传播载体,以“短平快、接地气、强互动”的特点,精准契合了大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成为传递主流价值、讲好百姓故事的重要窗口。微短剧《班河谣》项目的启动,标志着襄阳在文化传播形式创新、讲好襄阳乡村振兴故事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陶丽娟致辞

从“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到“省级龙头企业”,张建武介绍,他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再用5到10年,把班河打造成5A级景区,让更多村民端稳"生态碗"、吃上"旅游饭"!未来,他计划深化“旅游+电商+非遗”融合,吸引更多青年共绘新图景。

张建武讲述未来目标

此次微短剧的拍摄,邀请了众多襄阳本地优秀演员加盟。演员代表杨桂红说,演员们为了演好自己的角色,深入当地体验生活,认真琢磨原型人物,大家都希望通过深入细致的表演,让这部剧更具本土情怀、更添人文温度。

演员代表杨桂红

微短剧《班河谣》的编剧、导演,襄阳融媒体中心编导李菲介绍,希望这部微短剧能够成为展现襄阳乡村振兴成果、传播襄阳本土文化的闪亮名片。

编剧、导演李菲

襄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陶丽娟、襄阳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总监王海青、谷城军旅班河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建武共同为开机仪式揭幕。

开机仪式揭幕

目前,剧组正在紧张的拍摄之中,让我们共同期待微短剧《班河谣》的精彩呈现。


拍摄花絮先睹为快↓↓↓

视频:刘向 井睿智

编辑:王晓|校对:李燕飞

审核:蔡彦燕终审:王海青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