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物业费没少交
但小区物业公司的服务
始终不尽人意
不过,樊城一小区实行的
“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
让居民们拍手称赞
“钱花在哪儿看得明明白白,交物业费自然心甘情愿!”9月14日,家住樊城区铁路大院南区的刘阿姨点开手机小程序,清晰查看当月物业费支出明细后,对小区推行的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连连称赞。

作为襄阳市首个信托制物业试点,该小区自2025年1月试运行以来,不仅实现物业费收缴率超80%,且半年多无一起物业投诉,其经验已辐射周边7个老旧小区,惠及业主3900余户。

据了解,铁路大院南区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共448户居民。此前,传统物业模式下“收支不透明、服务跟不上”的问题,让业主与物业矛盾不断。“过去交了物业费,却不知道钱用在哪,公共收益更是一笔‘糊涂账’!”小区居民李阿姨回忆说,曾因小区卫生无人管、大门值守松散,她夜里总睡不踏实。

今年初,樊城区响应湖北省住建厅信托制物业推广号召,将该小区列为试点。樊城区住建局副局长赵雪强表示,信托制物业管理的核心是把“买卖关系”变成“信托关系”。新模式构建“业主大会(委托人)+物业企业(受托人)+全体业主(受益人)”的三方架构,社区党组织担任“检察人”,业委会负责监督,形成闭环管理机制。按照“以收定支”原则,小区物业费与公共收益全部存入共管账户,物业仅按约定提取酬金,剩余资金全额用于小区服务。

通过小区居民刘阿姨在手机上的演示操作,记者看到,小区“8月公共区域电费支出2300元”“单元门维修花费850元”等明细清晰可见,小区保洁人员的工资也一目了然。这种全流程透明,正是信托制的“杀手锏”。负责小区物业服务的公司负责人刘秀梅表示,每一笔开支都通过小程序公示,业主随时可查,对物业的信任度自然就上来了。
樊城区住建局方面表示,信托制物业管理的关键是“按效付费”机制——物业酬金与业主评价直接挂钩。赵雪强解释:“业主定期打分,服务达标物业公司才能拿全额酬金,倒逼物业公司主动提升服务质量。”

如今,铁路大院南区不仅卫生死角清零,公共设施维修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内,停车秩序也得到规范,居民李阿姨笑着说:“现在大门有人守,楼道天天扫,终于能睡安生觉了。”

试点成功后,铁路大院南区的经验迅速“出圈”。周边铁路大院、二院等7个老旧小区陆续引入信托制,均实现“线上管账、按效付费”。数据显示,这些小区物业投诉量较此前下降超30%,物业费收缴率平均提升40%以上。赵雪强表示,信托制不仅解决了物业难题,更激活了基层治理活力,“让业主明明白白消费,实实在在受益,这就是我们推广的底气。”

襄阳市住新局方面表示,目前,省住建厅已将信托制首次纳入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襄阳樊城的实践正成为全省社区治理的可复制样本,未来将在全市进行推广。

记者:李谧 通讯员:汪洋、付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