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农民工陈先生在湖北省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终于收到了某项目总承包单位代为垫付的14.6万余元工伤赔偿款。这场始于2022年4月的工伤维权纠纷,在人社部门的持续介入和协调下,得以圆满解决。
2022年4月,陈先生在襄阳市某建筑项目工地工作时,被坠落的钢管砸中,导致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和头部外伤。事后,项目分包方以“未参保”和“资金周转困难”为由,拒绝支付医疗费及赔偿。由于项目未按国家规定参加建筑业工伤保险,赔偿责任完全由用工主体承担。
襄阳市人社局接到求助后,迅速介入,在15个工作日内即为陈先生完成了工伤认定。然而,虽经多次督办甚至跨部门约谈,分包方始终拒绝履行责任。在人社部门的建议下,陈先生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于2024年底获得法院胜诉判决。但判决后,法院发现分包方账户已被查封,无可执行财产,赔偿陷入僵局。
为解决执行难题,襄阳市工伤保险服务中心与市劳动维权中心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主动与项目总承包单位进行多轮协调。最终,总包方同意履行社会责任,先行垫付全部14.6万余元赔偿款。
襄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案虽属项目未参保的个案,但人社部门始终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尽力为劳动者打通维权“最后一公里”。据悉,目前襄阳市所有建筑项目已全面纳入“安薪项目”管理,工伤保险参保率已达100%,从源头上保障农民工权益。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徐勇 | 通讯员:叶磊 田伯韬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