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襄阳,轮椅出行者不再为“一步之坎”犯难,缘石坡道实现“零高差”;老年人如厕,有防滑扶手助力;盲文站牌方便了残疾朋友出行……我市无障碍环境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让残疾人和老年人的日常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202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满两周年。两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从硬件设施到信息服务,从居家生活到社会参与,全方位构建“无障有爱”的社会环境,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盲道、无障碍厕所等设施让我们出行更方便,信息无障碍则让我们出门办事更便捷。”肢体残疾人士小王表示,无障碍服务让他独立出行更有信心。
“读屏软件让我能平等地学习、追梦。”盲人按摩医师程明说。她不仅是一名朗诵和歌唱爱好者,还多次在全国性比赛中获奖,更能独立完成音频剪辑与活动主持。
科技正为无障碍体验持续赋能。我市120无障碍报警平台的开通,有效解决了残疾朋友无法独立报警的难题,并且手语表情包的应用,解决了急救人员和患者交流障碍的问题,可达到更快、更准确沟通的目的。
从设施建设到服务提升,从物理空间到数字世界,无障碍环境建设已融入城市发展的肌理。随着法律的落地实施,残疾人不仅在出行、居家等方面更加便利,在社会参与、自我实现等多个层面也获得更坚实的保障和平等机会。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芳丨通讯员:刘珊 胡元明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