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午后到夜间,我市大部地区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雨情(2025年9月16日06时至17日06时):全市自动站累计降雨量大于50毫米共136站,其中39站超过100毫米,5站超过200毫米,最大降雨出现在南漳武安镇263.1毫米,最大小时雨强77.3毫米(保康后坪镇,16日23 时-17日00时)。全市共有20站出现8级以上阵风,最大风速出现在南漳九集镇八泉 24.6m/s(10级,16日16-17时)。

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
预计未来三天我市以阴雨天气为主;受地面冷空气南下影响,今明两天我市北风风力增大,阵风达5到7级,气温持续下降。
具体预报如下:
9月17日: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偏北风3到4级,阵风5到7级,气温16到20度;
9月18日:阴天有小雨,偏北风3到4级,阵风5到6级,气温15到17度;
9月19日:阴天有小雨,局部中雨,偏北风3到4级,阵风5到6级,气温15到18度。
雷雨天用手机打电话是否会引雷?
近期央视针对“雷雨天用手机打电话会引雷”的说法采访了气象专家。
专家表示,闪电会从上往下寻找电阻比较小的路径,金属、树木以及人体这些物体的电阻都比空气要小得多,如果先导电流在向下搜索的过程中碰到了这些物体,就会把它们作为释放电流的通道。接听手机时,手机高度一般不会超过头顶,手机没有接地线,通话产生的电磁波也不足以击穿空气,所以对于雷雨天使用手机不需要太过忧虑。
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强电磁辐射等特征
↓↓↓
第二个“30”是指30分钟,建议最后一次听到雷声,30分钟之后再出门。
不要在大树下躲避。如果不得不在大树附近躲避,一定要蹲在距离大树最少2米以外的地方,并放低手拿的物品,等响雷停止20分钟后再向安全的地方转移。
雷雨天气行车,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要注意,千万别轻易下车。如若雷电击中汽车,电流会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在车内反而安全。
切记不要将车停在空地或是高地上,也不要停在树下、高大的烟囱下,这样容易引雷。

躲在车里,要注意关掉引擎、音响系统、收音机等,并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要采取合理的避雷动作
要以防雷姿势蹲下,同时用睡垫、背包等绝缘装备垫在屁股下,双手绕膝,以此来阻挡地面的电流。
如果两手空空,首先要蹲下去,踮起脚尖使得两只脚尽量少面积着地,同时脚跟和脚跟要并在一起,形成一个回路,让电通过脚尖,从左脚到右脚这样流走,就不会经过心脏和大脑。此外,要低下头捂紧耳朵,保护听觉。

关好门窗并远离阳台和外墙壁等;
不要用电热水器洗澡,最好拔掉所有电源插头; 不要靠近和触摸任何金属管线;

尽量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因为电话线和手机电磁波有可能引入雷电伤人;
远离电源插座,也不要停留在电灯下方;
千万不要因为好奇,把头和手伸出窗外或站到阳台上,以防被雷击中。

若雷声响起时在厨房,马上停止用水清洗食物和餐具等。
若雷声响起时正在洗澡,需马上离开,因为淋浴、浴缸内的水及水龙头都有可能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