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市十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襄阳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襄阳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9月5日,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沈德松表示,《决定》的出台,是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有利于加快古城疏解、旧城更新、新城建设,有利于实现城区资源均衡分布、功能优势互补,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加快将襄阳打造为国际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决定》同时回应群众关注,有利于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加强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利用,实现守护千年古城风貌、延续城市文脉,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决定》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重要意义、科学把握原则、系统推进工作、凝聚工作合力等方面。
在深刻认识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的意义方面,立足襄阳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指出,推进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有助于解决古城内人口密集、交通拥堵、公共服务超负荷等问题,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有助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推进还史于世、兴旅于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推动“三区”协同发展,实现新城区、古城区和旧城区功能互补、互促共进,提升襄阳城市品质和能级。
在科学把握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的原则方面,《决定》明确“坚持依法依规、以人为本、统筹谋划、循序渐进”四个原则,强调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要在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要守护好襄阳历史文化根脉,要以增强居民获得感、游客体验感为目的,要处理好保护、利用、提升的关系,促进“山、水、城、洲”和谐共生,实现“人、城、文、旅”融合发展。
在系统推进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工作方面,《决定》聚焦“力争3—5年内,古城内常住人口减少至3万人以内”的任务目标,对推进产业焕新、疏解富余功能、合理调控人口规模、优化空间布局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提出要在满足古城内居民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推动医院、学校等富余资源有序疏解,促进公共服务在全市科学配置、均衡发展。
在凝聚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的合力方面,《决定》对市人大常委会、市人民政府、相关城区、市直相关部门、社会资本、市场主体共同推动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作出相关规定,并指出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理解、积极支持,为古城功能疏解和空间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周娜丨摄影:李旭晖
通讯员:胡园园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