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迎来开学,近日,为全面加强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市市场监管局就做好2025年秋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发布相关提示。
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各地应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配齐食品安全副校长(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等管理人员,采取承包方式经营及集体用餐配送方式供餐的学校食堂应配备双“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严格执行“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进货查验、过程控制、原料贮存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各级各类学校、食堂承包经营企业及校外供餐单位应在开学前有序部署,开展全面的食品安全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建立自查台账并立即整改。要全面清理库房及加工场所内过期、变质、受潮霉变等不合格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严禁此类食材进入加工环节。要对食堂内外环境、操作区域等进行全面清洗、消毒和保洁;对食品加工、贮存等设施设备要进行全面检修、校验和维护保养。确保“互联网+明厨亮灶”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组织人员培训。各地要认真组织开展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培训,对制定并落实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强化人员管理,提高食品安全责任意识。
严格食材管控与采购验收。要严格执行米、面、油等大宗食材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建立供应商评价和退出机制。建立稳定的食材采购渠道,确保货证相符、来源可溯、质量安全。严格执行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严禁采购使用来源不明、标识不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不得采购、加工制作高风险食品。严禁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制售冷荤类、生食类食品、裱花蛋糕;加强对鸡蛋、湿米粉等易感菌食材的管理,防范沙门氏菌滋生。
规范加工操作流程。严格按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落实食材贮存、加工制作、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各项规定,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烧熟煮透,防止交叉污染。高温天气,肉类食品应尽量“当餐加工”,严格执行热藏或冷藏温度要求。要严格落实餐饮具清洗消毒制度,规范食品留样行为。
严防食源性疾病与突发事件。各级各类学校应健全校园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能力。严格执行食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校园食品安全无小事,各学校(幼儿园)、校外供餐单位、承包经营企业、大宗食材供应商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应高度重视,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落实食品安全措施,共同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黄金晶 | 通讯员:郭雪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