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3018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青春在磨砺中闪光,她靠奋斗与感恩照亮前路 [editor] => 李潇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8-13 17:41:44 [published] => 2025-08-13 17:41:44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2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1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8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命运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飘摇地曲折地渡过了时间的海。蒲若澜自小命苦,没有双亲的关爱,年迈的奶奶和善良的二伯二妈给了她最温暖的家。在今年的高考中,18岁的女孩以602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月9日,记者来到襄州区龙王镇朱湾村,见到了朴实的二伯一家,而后通过视频电话采访了这个励志且懂得感恩的女孩蒲若澜。

命苦的女孩有爱她的亲人

在她才三四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突然离婚,之后双双远走,留下嗷嗷待哺的她和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

老人除了几亩薄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蒲若澜小时候吃奶粉都全靠二伯卜付合与二妈李玉琴。

蒲若澜6岁时都还没有户口,无法入学,父母也依旧没有音讯。二伯二妈毅然担起重任,为蒲若澜办户口,办学籍。“这姑娘以后就跟着我了,是我的姑娘。”二妈向奶奶许下这辈子最重的承诺。

在蒲若澜的印象中,二伯是个严肃又慈祥的人,每次去奶奶家,一定会给她零花钱。即便从小就跟这两位长辈亲,突然变成二伯家的孩子,蒲若澜还是会拘束,内心缺乏安全感,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二楼两个卧室光线好,你和哥哥一人一间!”二妈拉着蒲若澜,细心地带她熟悉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自那以后,家里只要买零食,绝不放在柜子里,哪怕是地里摘回几根黄瓜,二妈都要放在楼梯口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生怕蒲若澜不好意思拿。农村一般更看重儿子,而且哥哥还是二妈亲生的,然而,在吃穿用度上,二妈总是坚持原则:蒲若澜的一定要比哥哥的好!

进入初中,发现闺女长大了,二妈还贴心地给她准备了梳妆台。“人家姑娘有的,我姑娘也要有!”李玉琴说。

蒲若澜记得,有一次她跟同学骑自行车玩时,不小心撞了一辆停在旁边的汽车,给人车尾撞坏了不说,自己下巴也撞破了,还缝了针。

回到家,二妈二伯压根没有因为她闯祸而批评她,反而打趣地安慰她:“这下好了,下巴上有个印儿,走哪儿都知道是我们家姑娘,绝对不怕走丢,一眼就能给认出来!”

至于那次二伯赔了别人多少钱,她不得而知,她只记得当时把自己护在身后的高大背影。

在二伯二妈日复一日的关爱呵护下,蒲若澜渐渐变得开朗,真正融入了这个爱她的家。

她用学习回报家人的爱

因为住得偏远,蒲若澜和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住校,也因此,本就懂事的她早早学会了独立。

“我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付出。”蒲若澜说,小学一年级时,她目睹过奶奶到别人家借米煮饭,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贫穷。去了二伯家,她觉得只有努力学习,才不算拖累家人,所以她十分刻苦,小学、初中、高中,论学习成绩,蒲若澜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二伯二妈也是农民,抚养她和哥哥两个孩子,日子常常捉襟见肘。二位长辈过了农忙时期,总是见缝插针到外面找零工干,能挣一点绝不嫌少。

襄阳三中离家远,蒲若澜往往一个月才能回来住一个周末。她记得很清楚,高中时班里同学基本生活费都是每月800块钱,可二妈每个月都会定点给她1000块,就怕她在学校舍不得吃肉。

“姑娘学习好,有这个本事,我们就希望她能少点心理负担,能学出来,以后能过得好!”李玉琴说。

哥哥外出务工买了辆小汽车,从此,只要蒲若澜放假,二伯必定车接车送。那时还没有鱼梁洲隧道,二伯接她一次,要开2个小时车,一来一回得最低得4个小时,在家休整一晚,第二天5点,二伯又起早送她去赶早自习。春夏秋冬,二伯风雨无阻。二妈更是从不让她洗衣服,连鞋子都给她刷得干干净净。

蒲若澜说,但凡每月回家,二妈都要给她做一桌子好吃的,即便二妈不在家,不会做饭的二伯也必然会去镇上买只烧鸡和卤牛肉备着,绝对不让她白回来一趟。

暑假毅然外出打工挣学费

“她能考上我们高兴都来不及,我砸锅卖铁我也要供她读大学!”二伯说,高考成绩揭晓后,蒲若澜就想外出打工挣学费,二妈担心她年纪小不让去,她还是倔强地“走了”。

李玉琴不知道的是,高二那年,蒲若澜为了生活费在心里狠狠哭过一场。

那是2024年9月份,李玉琴应聘到二汽附近的一处快递分拣中心打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日工资160块钱。因为流水线太忙无法请假,她又不会转账,就让蒲若澜来单位找她,自己用支付宝转生活费。

那是蒲若澜第一次看到,偌大的工棚四面透风,繁忙的传送带边上,二妈一刻不停地来回搬着大包小包的快递,很是吃力。蒲若澜说,那天她才真正理解到,二妈让她转出的1000块不是生活费是二妈的血汗钱。

所以,高考的暑假,听说小妈在深圳务工的工厂招工,蒲若澜赶紧报名,即便只是流水线上给电脑打包,她也准备做满60天。

枯燥,但是踏实,能够自己挣钱,给二伯二妈减轻负担,还能出来看看大城市,很满足。每周休息一天,蒲若澜会去海边散步,去图书馆看书,她想要入学后选修双学位,所以必须提前准备考试。

在由市融媒体中心、市慈善总会、襄州区民政局及雲毅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毅’起圆梦・百万托举助学”活动中,蒲若澜荣获“励志大学生”称号及5000元助学金。

算上暑假打工的钱,蒲若澜又计算了一下学费和生活费,她觉得很满足,一定要给二伯二妈买点好东西,还要给哥哥嫂子和自己的小侄女带礼物。“谢谢他们给我这么多的爱,谢谢他们是我的家人!”视频里,蒲若澜笑得很安心。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陈莉莉 李潇凝 陈忱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8/349fa32eb5184f0b9b22e0b8e4f8cec5.png [id] => 3639002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3018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3018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陈莉莉,李潇凝,陈忱 [author] => 陈莉莉,李潇凝,陈忱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8/349fa32eb5184f0b9b22e0b8e4f8cec5.png [id] => 3639002 [ratio] => 0.57 ) ) [oldpv] => 187 [all_pv] => 0 ) 1

青春在磨砺中闪光,她靠奋斗与感恩照亮前路

©原创   2025-08-13 17:41  

命运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飘摇地曲折地渡过了时间的海。蒲若澜自小命苦,没有双亲的关爱,年迈的奶奶和善良的二伯二妈给了她最温暖的家。在今年的高考中,18岁的女孩以602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月9日,记者来到襄州区龙王镇朱湾村,见到了朴实的二伯一家,而后通过视频电话采访了这个励志且懂得感恩的女孩蒲若澜。

命苦的女孩有爱她的亲人

在她才三四个月大的时候,父母突然离婚,之后双双远走,留下嗷嗷待哺的她和年过七旬的爷爷奶奶。

老人除了几亩薄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蒲若澜小时候吃奶粉都全靠二伯卜付合与二妈李玉琴。

蒲若澜6岁时都还没有户口,无法入学,父母也依旧没有音讯。二伯二妈毅然担起重任,为蒲若澜办户口,办学籍。“这姑娘以后就跟着我了,是我的姑娘。”二妈向奶奶许下这辈子最重的承诺。

在蒲若澜的印象中,二伯是个严肃又慈祥的人,每次去奶奶家,一定会给她零花钱。即便从小就跟这两位长辈亲,突然变成二伯家的孩子,蒲若澜还是会拘束,内心缺乏安全感,连说话都小心翼翼。

“二楼两个卧室光线好,你和哥哥一人一间!”二妈拉着蒲若澜,细心地带她熟悉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自那以后,家里只要买零食,绝不放在柜子里,哪怕是地里摘回几根黄瓜,二妈都要放在楼梯口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生怕蒲若澜不好意思拿。农村一般更看重儿子,而且哥哥还是二妈亲生的,然而,在吃穿用度上,二妈总是坚持原则:蒲若澜的一定要比哥哥的好!

进入初中,发现闺女长大了,二妈还贴心地给她准备了梳妆台。“人家姑娘有的,我姑娘也要有!”李玉琴说。

蒲若澜记得,有一次她跟同学骑自行车玩时,不小心撞了一辆停在旁边的汽车,给人车尾撞坏了不说,自己下巴也撞破了,还缝了针。

回到家,二妈二伯压根没有因为她闯祸而批评她,反而打趣地安慰她:“这下好了,下巴上有个印儿,走哪儿都知道是我们家姑娘,绝对不怕走丢,一眼就能给认出来!”

至于那次二伯赔了别人多少钱,她不得而知,她只记得当时把自己护在身后的高大背影。

在二伯二妈日复一日的关爱呵护下,蒲若澜渐渐变得开朗,真正融入了这个爱她的家。

她用学习回报家人的爱

因为住得偏远,蒲若澜和村里的孩子们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住校,也因此,本就懂事的她早早学会了独立。

“我觉得只有好好学习,才不会辜负他们对我的付出。”蒲若澜说,小学一年级时,她目睹过奶奶到别人家借米煮饭,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贫穷。去了二伯家,她觉得只有努力学习,才不算拖累家人,所以她十分刻苦,小学、初中、高中,论学习成绩,蒲若澜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二伯二妈也是农民,抚养她和哥哥两个孩子,日子常常捉襟见肘。二位长辈过了农忙时期,总是见缝插针到外面找零工干,能挣一点绝不嫌少。

襄阳三中离家远,蒲若澜往往一个月才能回来住一个周末。她记得很清楚,高中时班里同学基本生活费都是每月800块钱,可二妈每个月都会定点给她1000块,就怕她在学校舍不得吃肉。

“姑娘学习好,有这个本事,我们就希望她能少点心理负担,能学出来,以后能过得好!”李玉琴说。

哥哥外出务工买了辆小汽车,从此,只要蒲若澜放假,二伯必定车接车送。那时还没有鱼梁洲隧道,二伯接她一次,要开2个小时车,一来一回得最低得4个小时,在家休整一晚,第二天5点,二伯又起早送她去赶早自习。春夏秋冬,二伯风雨无阻。二妈更是从不让她洗衣服,连鞋子都给她刷得干干净净。

蒲若澜说,但凡每月回家,二妈都要给她做一桌子好吃的,即便二妈不在家,不会做饭的二伯也必然会去镇上买只烧鸡和卤牛肉备着,绝对不让她白回来一趟。

暑假毅然外出打工挣学费

“她能考上我们高兴都来不及,我砸锅卖铁我也要供她读大学!”二伯说,高考成绩揭晓后,蒲若澜就想外出打工挣学费,二妈担心她年纪小不让去,她还是倔强地“走了”。

李玉琴不知道的是,高二那年,蒲若澜为了生活费在心里狠狠哭过一场。

那是2024年9月份,李玉琴应聘到二汽附近的一处快递分拣中心打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日工资160块钱。因为流水线太忙无法请假,她又不会转账,就让蒲若澜来单位找她,自己用支付宝转生活费。

那是蒲若澜第一次看到,偌大的工棚四面透风,繁忙的传送带边上,二妈一刻不停地来回搬着大包小包的快递,很是吃力。蒲若澜说,那天她才真正理解到,二妈让她转出的1000块不是生活费是二妈的血汗钱。

所以,高考的暑假,听说小妈在深圳务工的工厂招工,蒲若澜赶紧报名,即便只是流水线上给电脑打包,她也准备做满60天。

枯燥,但是踏实,能够自己挣钱,给二伯二妈减轻负担,还能出来看看大城市,很满足。每周休息一天,蒲若澜会去海边散步,去图书馆看书,她想要入学后选修双学位,所以必须提前准备考试。

在由市融媒体中心、市慈善总会、襄州区民政局及雲毅慈善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毅’起圆梦・百万托举助学”活动中,蒲若澜荣获“励志大学生”称号及5000元助学金。

算上暑假打工的钱,蒲若澜又计算了一下学费和生活费,她觉得很满足,一定要给二伯二妈买点好东西,还要给哥哥嫂子和自己的小侄女带礼物。“谢谢他们给我这么多的爱,谢谢他们是我的家人!”视频里,蒲若澜笑得很安心。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陈莉莉 李潇凝 陈忱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