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长飞光坊(襄阳)科技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派繁忙,26米长的H型钢激光切割机、机器人激光焊接机、龙门式大幅面激光切割机依次排开,数控工人正专注地根据客户需求,对各类激光高端加工装备进行调试……这座年轻的工厂正加速释放产能。
今年3月底,位于东津新区的长飞光坊工业激光襄阳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这个2024年落户我市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是工业激光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钢构铁塔、船舶制造、汽车及配件、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作为新落户企业,快速融入本地产业链、拓展本地市场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需求。前不久,长飞光坊(襄阳)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市纪委监委搭建的企业诉求受理系统反映,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帮助企业拓展激光应用设备领域的本地市场。
收到企业诉求后,市纪委监委牵头市项目推进服务专班协调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迅速启动了重点产业供需对接机制,对近两个季度全市重点开工项目按装备需求、投资规模等维度精准筛查,锁定了16家潜在合作企业,并组织专场对接会,最终推动长飞光坊(襄阳)科技有限公司与万洲电气、湖北卓茂等企业达成激光装备采购合作。
“项目落地建设以来,项目服务专班的关心与帮助从未间断,让我们倍感温暖。”长飞光坊(襄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波介绍,“去年一期项目还没封顶,市纪委监委就主动收集企业发展难题,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和东津新区招商局也多次带我们拜访上下游企业、组织产业链对接会。”
最让王波印象深刻的是发生在去年10月的一场推介会。“我们提出开推介会的需求后,专班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排出了一张细化到各个县(市、区)的相关企业清单。”王波说,在项目服务专班和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公司邀请到全市数十家产业链相关企业,并成功举办了推介会,还现场与襄阳国铁、大力电工、新日电动车、程力新富4家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会后,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又带领长飞光坊(襄阳)科技有限公司团队逐一拜访参会企业,深入沟通技术细节与合作模式。
“那时候厂房还在建设,很多企业都是通过这场推介会才知道,‘家门口’就有能生产高端激光加工设备的企业,之后也陆续有潜在客户和上游供应商主动联系我们。我们的设备参数、技术优势能被这么多本地企业知晓,全靠相关部门的主动服务、牵线搭桥。”王波说,这种提前介入的服务模式,为项目投产后快速融入本地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将依托企业诉求受理系统,做到跟踪有记录、回访有反馈、办结有实效,以服务之‘优’解企业之‘忧’,尽心竭力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市项目推进服务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市各职能部门依托市纪委监委牵头搭建的企业诉求受理系统,紧盯企业发展需求,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让服务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熊丹青丨通讯员:张凡 张昊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