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8月9日12时起,我市出现分散性强对流天气,全域普降大到暴雨。10日,记者从市水利和湖泊局了解到,我市各地各部门对本轮强降雨应对有序,水情总体平稳,旱情有效缓解。
据了解,强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市区西部及南漳、谷城等县(市)。截至10日14时,最大降雨量前三名分别出现在谷城庙滩郭峪气象站183.6毫米、南漳李庙水田坪气象站176.9毫米、南漳李庙茅坪山洪站170.5毫米。受降雨影响,南河、清河、蛮河等主要河流水位小幅上涨。
市水利部门提前研判、科学调度,全市水情呈现平稳可控态势。南河上游雷公滩、过渡湾电站分别于10日凌晨4时、5时开闸泄洪,并动态调整下泄流量,有效保障行洪安全。目前全市主要江河水位均低于警戒线,未出现异常汛情。针对35座超汛限水库,水利部门立即采取针对性应对措施,强化巡查值守与科学调度,兼顾防汛抗旱,确保所有超汛限水库均处于安全状态下科学下泄。值得关注的是,本轮降雨预计可为全市增加蓄水1.5亿立方米,除枣阳、襄东外,大部分地区旱情将有效缓解。
10日上午,我市召开强降雨防范应对视频调度会议,水利部门迅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要求“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在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值班力量,密切监视雨水工情,及时处理预报预警信息,规范开展临灾预警叫应工作。成立堤防抢险、水库抢险、转移避险等专业技术指导组,确保一旦发现险情,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处置和组织避险转移。此外,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指导各地在保障防汛安全前提下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并适时组织部分地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利用本轮降水资源,为后续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储备水源。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严俊杰丨通讯员:刘菊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