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
今年的三伏天
又!来!啦!
好消息是
较去年时间缩短了
只需挺过30天
就可以和高温挥手说再见
帮帮眼前一亮又一亮
所谓“伏”
有“暑气潜伏于地”的意思
通常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期
三伏天难熬
不仅因为这是
一年中温度最高
湿度最大的日子
也是各种疾病易扎堆的时候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
注重“三伏养生”
“三伏养生”做不对
可是会容易越养越伤的哦
帮帮整理了一些
关于“三伏养生”的误区
一起来看
↓↓↓
绿豆汤喝越多越解暑?
绿豆汤虽然解暑,但是如果把它当水喝就得不偿失了。绿豆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长时间大量饮用绿豆汤容易伤脾胃。可以一周喝2次左右,每次喝1碗。
注意:阳虚体质或湿气比较重的人,经常四肢冰凉、腹胀、腹泻等症状,不宜多喝绿豆汤。
三伏贴贴敷时间越长越好?
三伏贴是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对穴位产生热性刺激,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三伏贴贴敷时间过长对皮肤刺激过大,容易起泡以及引起一些过敏反应。建议成人贴敷6小时,儿童2-4小时,需要根据个人差异进行调整。
注意: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有破损者以及疾病发作期的人不能贴三伏贴。
晒背时间越长越好?
晒背是很多人在三伏天的必备项目,能有效刺激经络穴位,补阳气、增强免疫力。但晒背要避开正午阳光最强烈的时段,可以在早晨或傍晚时分晒到微微汗出即可,在晒背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注意:患有红斑狼疮、日晒性皮炎等疾病的人群不宜晒背
“夏练三伏”要多出汗才行?
很多人选择“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大汗会消耗人体阳气和津液。尤其是中老年人,要避免在三伏天里过度运动,因为出汗过多会导致血液黏稠,容易诱发心脏病、脑梗等。
想要运动可以在阴凉地方、凉爽的时间进行适当锻炼,微微出汗为宜。
伏天就是要以热制热?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有些人喜欢“以热制热”,通过促进身体排汗来达到消暑目的。体质虚弱畏寒、腰背和手脚易发凉、免疫力较低的这类人群,适合在三伏天用热水泡脚、喝姜枣茶、喝羊汤、晒后背、贴三伏贴等“热养法”让身体热起来。但并非所有人都适合“以热制热”,内热体质人群如果采用“热养法”可能会导致上火,易出汗人群则可能因出汗过多引起心慌等不适症状。
防暑不怕凉?
伏天里,很多人都只关注如何防暑,喝冷饮、吃冰镇西瓜、洗冷水澡......但过度贪凉容易损害机体功能。例如,外出大汗归来,毛孔正处于张开散热的状态,在空调冷气或凉水的冲击下,毛孔会迅速闭合,导致体内热量无法散发,甚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突然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大量饮用冷饮,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身体不适。
今天入伏
这些养生误区快转到
“相亲相爱一家人”群
提醒家人吧~
今年“三伏天”虽短
也要做好防暑防晒
物理防晒、化学防晒通通整起
雪糕、冰棍、藿香正气水
赶紧囤上
最热最晒的日子
我们一起挺过去!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十堰晚报 央视频 河北日报
编辑:杜临雪 | 校对:汪嘉丽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