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车祸,让40岁的周先生躺在病床上,也让一个罕见的血型标识——“A型Rh阴性”成为维系他生命的唯一密码。
7月15日,襄阳市中心医院骨外四科收治了一名特殊患者。40岁的周先生在驾驶电动车时不慎撞上碎石,连人带车滚落河沟导致昏迷。经诊断,他左小腿胫骨骨折伴大面积皮瓣剥离,并出现重度贫血,急需进行截肢手术。
术前检测却揭开了一个生死危机:周先生的血型竟是仅占汉族人口千分之三的A型Rh阴性“熊猫血”。
更令人忧心的是,近期襄阳已连续收治3名同血型患者,本地血库库存告罄。医疗团队只能先行手术,术后通过补液勉强维持其生命体征。
Rh阴性血型在汉族人群中的比例仅为0.2%~0.4%,因此被称为“熊猫血”。在医学上,这类血型患者只能接受同型血液输注。
一旦输入Rh阳性血液,机体将产生大量抗RhD抗体,导致严重输血反应——患者全身红细胞大量破裂,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更特殊的是,近亲之间也不能互助献血,否则可能发生一种死亡率高达90%的输血反应。
这种罕见性使“熊猫血”成为医疗急救中最脆弱的生命线。面对周先生的紧急状况,襄阳市中心血站与医院已发起号召。目前多名爱心市民响应捐献,已募集600毫升血液并完成输注。
然而主治医师黄知华指出:“输血后患者仍处于中度贫血状态,若持续可能引发嗜睡或神志恍惚。”据预判,后续恢复治疗大约还需800毫升血液支持。
这并非襄阳首次面临“熊猫血”危机。2018年6月,襄阳市中心血站曾全城紧急寻找O型Rh阴性血,抢救一位78岁骨折老人。当时血站发现:“近期此种血液用量太大,能献的都已经献过了”。
在稀有血型救助领域,一些城市已建立起有效的应急机制。有的城市成立Rh阴性稀有血型无偿献血志愿者联盟,确保临床用血供应;有的通过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保证临床用血。
面对稀有血型困境,医疗技术也在寻找突破口。浦东新区自体输血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让“熊猫血”患者无需“等血”治疗。
但像周先生这样的急诊患者无法采用自体输血技术,只能依靠爱心捐献。
周先生的妻子王女士含泪向社会发出恳求:“感谢已献血的好心人!但丈夫仍需更多血液,恳请爱心人士再伸援手!”。每一袋“熊猫血”都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礼物。
目前,襄阳血站已开通应急献血通道。若您是A型Rh阴性血且身体健康,请拨打献血热线0710-3529906或0710-3525783,市区鼓楼献血屋、沃尔玛献血屋均可接收捐献。
您也可加入襄阳血站“稀有血型之家”(QQ群:51989770),成为应急献血志愿者。百万分之一的血型,可以成就100%的生命奇迹。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李兴会 | 通讯员:王玉生 饶艳华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