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总被老寒腿“纠缠”,咳嗽气喘像“季节性闹钟”,别急着和它们“签长期合同”。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冬病夏治”三伏贴火爆开贴啦。错过就又等上一年,趁着三伏天这个“天然暖气”最足之时,给身体来个“冬病大扫除”,让这个冬天不再瑟瑟发抖。
2025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
初伏贴:7月20日至7月29日
中伏贴:7月30日至8月8日
末伏贴:8月9日至8月18日
伏后固元贴:8月19日至8月28日
即日起可进行咨询预约:
一、“冬病夏治”你了解吗?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内病外治法,指针对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病情相对缓解时进行调治和补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减少发作及身体恢复正常。该疗法最典型的应用是敷贴疗法。
以冻疮为例,冬季手足易生冻疮者,若在夏季用生姜或辣椒用力摩擦患处,来年冬季往往可避免复发。这种“夏治冬病”的防治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智慧。
二、常见“冬病”有哪些?
三伏贴的适宜人群
常见的“冬病”,主要包括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以及慢性鼻炎等。这些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作特点,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且常反复发作。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有哪些功效?
三伏贴制作
将药物敷贴在特定穴位上,能够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与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这有助于使人体阳气充沛,增强抗寒能力,促进经络气血畅通。
根据个体体质差异,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药物扶助人体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通顺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进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四、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1.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寒胃痛、腹泻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等;
3.痛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乳腺增生等。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慢性泄泻、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四肢不温、气虚体质、喜暖怕凉的“亚健康”人群等。
五、为什么敷贴疗法一般选在三伏天进行?
三伏天时,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于人体,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扶正固本,有效防治“冬病”。
六、敷贴期间注意事项
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最好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内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中。因为温度不适会影响皮肤毛孔对药物的吸收,而且温度过高会使汗液分泌增加,导致药物难以固定,进而影响疗效。
饮食方面,敷贴当天不宜食用生冷、海鲜、鱼虾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冷饮,同时要注意避免受凉。
敷贴过程中,若穴位皮肤出现轻微的灼热刺痛感甚至水泡,属于正常反应。此时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生活规律;对于小儿敷贴,要防止其抓掉药物或抓破皮肤。
七、敷贴的时间、疗程
依据“天人相应”的原理,通常选取每年三伏季节,建议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敷贴治疗。
成人每次敷贴4-6小时,1岁以下婴幼儿贴敷约半小时,1岁以上儿童贴敷1-2小时。
也可以在初伏至末伏期间任选时间敷贴,每次敷贴间隔7至10日,3次为一个疗程。
临床观察表明,经过3年或3年以上持续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断续治疗或仅进行1个疗程治疗的患者。
八、哪些人不适合敷贴疗法?
妇女妊娠期、结核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处于感冒发烧、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的患者、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皮肤破损或有瘢痕者、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的特殊体质患者,以及疾病正在发作期的患者,均不适宜进行敷贴治疗。
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敷贴,因为其皮肤娇嫩,容易引发感染。
九、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前局部皮肤保持清洁,贴敷后忌搓洗局部。
2.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通畅,不洗冷水澡,注意休息,慎防风寒。
3.贴敷时间及疗程:成人4-6个小时,儿童0.5-2个小时,以局部有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
4.若局部出现发红、发痒、脱皮或者起小水泡,均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或金霉素眼膏以减轻刺激。
5.贴药后,皮肤会有灼热感,若觉得灼热难受,则应及时将药去掉;贴药后起水泡,直径小于1cm,可自行吸收,大于1cm及时至医院处理;皮肤过敏者,可擦抗过敏药膏或到医院处理。
6.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贴”与“三九贴”应相配合,疗效更显著,三年为一个疗程。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湘君 | 通讯员:宁婧
编发:胡劼菲|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