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4481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三伏贴”开启,邀你赴场夏日“养生局” [editor] => 王雪勤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17 10:38:32 [published] => 2025-07-17 10:38:32 [modified] => 2025-07-17 11:26:05 [digg] => 1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58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冬天总被老寒腿“纠缠”,咳嗽气喘像“季节性闹钟”,别急着和它们“签长期合同”。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冬病夏治”三伏贴火爆开贴啦。错过就又等上一年,趁着三伏天这个“天然暖气”最足之时,给身体来个“冬病大扫除”,让这个冬天不再瑟瑟发抖。

2025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

初伏贴:7月20日至7月29日

中伏贴:7月30日至8月8日

末伏贴:8月9日至8月18日

伏后固元贴:8月19日至8月28日

即日起可进行咨询预约:

一、“冬病夏治”你了解吗?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内病外治法,指针对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病情相对缓解时进行调治和补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减少发作及身体恢复正常。该疗法最典型的应用是敷贴疗法。

以冻疮为例,冬季手足易生冻疮者,若在夏季用生姜或辣椒用力摩擦患处,来年冬季往往可避免复发。这种“夏治冬病”的防治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智慧。

二、常见“冬病”有哪些?

三伏贴的适宜人群

常见的“冬病”,主要包括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以及慢性鼻炎等。这些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作特点,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且常反复发作。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有哪些功效?

三伏贴制作

将药物敷贴在特定穴位上,能够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与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这有助于使人体阳气充沛,增强抗寒能力,促进经络气血畅通。

根据个体体质差异,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药物扶助人体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通顺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进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四、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1.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寒胃痛、腹泻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等;

3.痛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乳腺增生等。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慢性泄泻、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四肢不温、气虚体质、喜暖怕凉的“亚健康”人群等。

五、为什么敷贴疗法一般选在三伏天进行?

三伏天时,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于人体,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扶正固本,有效防治“冬病”。

六、敷贴期间注意事项

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最好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内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中。因为温度不适会影响皮肤毛孔对药物的吸收,而且温度过高会使汗液分泌增加,导致药物难以固定,进而影响疗效。

饮食方面,敷贴当天不宜食用生冷、海鲜、鱼虾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冷饮,同时要注意避免受凉。

敷贴过程中,若穴位皮肤出现轻微的灼热刺痛感甚至水泡,属于正常反应。此时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生活规律;对于小儿敷贴,要防止其抓掉药物或抓破皮肤。

七、敷贴的时间、疗程

依据“天人相应”的原理,通常选取每年三伏季节,建议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敷贴治疗。

成人每次敷贴4-6小时,1岁以下婴幼儿贴敷约半小时,1岁以上儿童贴敷1-2小时。

也可以在初伏至末伏期间任选时间敷贴,每次敷贴间隔7至10日,3次为一个疗程。

临床观察表明,经过3年或3年以上持续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断续治疗或仅进行1个疗程治疗的患者。

八、哪些人不适合敷贴疗法?

妇女妊娠期、结核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处于感冒发烧、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的患者、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皮肤破损或有瘢痕者、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的特殊体质患者,以及疾病正在发作期的患者,均不适宜进行敷贴治疗。

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敷贴,因为其皮肤娇嫩,容易引发感染。

九、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前局部皮肤保持清洁,贴敷后忌搓洗局部。

2.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通畅,不洗冷水澡,注意休息,慎防风寒。

3.贴敷时间及疗程:成人4-6个小时,儿童0.5-2个小时,以局部有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

4.若局部出现发红、发痒、脱皮或者起小水泡,均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或金霉素眼膏以减轻刺激。

5.贴药后,皮肤会有灼热感,若觉得灼热难受,则应及时将药去掉;贴药后起水泡,直径小于1cm,可自行吸收,大于1cm及时至医院处理;皮肤过敏者,可擦抗过敏药膏或到医院处理。

6.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贴”与“三九贴”应相配合,疗效更显著,三年为一个疗程。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湘君 | 通讯员:宁婧

编发:胡劼菲|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冬病夏治”三伏贴火爆开贴啦。错过就又等上一年,趁着三伏天这个“天然暖气”最足之时,给身体来个“冬病大扫除”,让这个冬天不再瑟瑟发抖。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7/27c8be6a839d5cb3757b850a8a2ddd2e.jpeg [id] => 3612892 [ratio] => 0.74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4481.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4481.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李湘君 [author] => 李湘君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7/27c8be6a839d5cb3757b850a8a2ddd2e.jpeg [id] => 3612892 [ratio] => 0.74 ) ) [oldpv] => 335 [all_pv] => 0 ) 1

“三伏贴”开启,邀你赴场夏日“养生局”

©原创   2025-07-17 10:38  

冬天总被老寒腿“纠缠”,咳嗽气喘像“季节性闹钟”,别急着和它们“签长期合同”。近日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康复医学科、神经内科“冬病夏治”三伏贴火爆开贴啦。错过就又等上一年,趁着三伏天这个“天然暖气”最足之时,给身体来个“冬病大扫除”,让这个冬天不再瑟瑟发抖。

2025年“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

初伏贴:7月20日至7月29日

中伏贴:7月30日至8月8日

末伏贴:8月9日至8月18日

伏后固元贴:8月19日至8月28日

即日起可进行咨询预约:

一、“冬病夏治”你了解吗?

“冬病夏治”是中医特色疗法中的内病外治法,指针对冬季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病情相对缓解时进行调治和补养,做好疾病的预防、减少发作及身体恢复正常。该疗法最典型的应用是敷贴疗法。

以冻疮为例,冬季手足易生冻疮者,若在夏季用生姜或辣椒用力摩擦患处,来年冬季往往可避免复发。这种“夏治冬病”的防治思路,充分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养生智慧。

二、常见“冬病”有哪些?

三伏贴的适宜人群

常见的“冬病”,主要包括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以及慢性鼻炎等。这些疾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作特点,秋冬季发病率较高,且常反复发作。

三、“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有哪些功效?

三伏贴制作

将药物敷贴在特定穴位上,能够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与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这有助于使人体阳气充沛,增强抗寒能力,促进经络气血畅通。

根据个体体质差异,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等药物扶助人体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通顺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进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四、穴位贴敷的适应症

1.秋冬春季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反复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寒胃痛、腹泻腹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消化不良)等;

3.痛证: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肩周炎、慢性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

4.妇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痛经、乳腺增生等。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冒、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慢性泄泻、支气管炎、消化不良、厌食、遗尿、生长发育迟缓等。

6.调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阳虚体质、四肢不温、气虚体质、喜暖怕凉的“亚健康”人群等。

五、为什么敷贴疗法一般选在三伏天进行?

三伏天时,日照时间长、气温高,自然界阳气最为旺盛,顺时就势摄取阳气于人体,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可扶正固本,有效防治“冬病”。

六、敷贴期间注意事项

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时,最好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内休息,避免长时间处于温度过低或过高的环境中。因为温度不适会影响皮肤毛孔对药物的吸收,而且温度过高会使汗液分泌增加,导致药物难以固定,进而影响疗效。

饮食方面,敷贴当天不宜食用生冷、海鲜、鱼虾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和冷饮,同时要注意避免受凉。

敷贴过程中,若穴位皮肤出现轻微的灼热刺痛感甚至水泡,属于正常反应。此时患者应避免剧烈活动,保证充足休息,生活规律;对于小儿敷贴,要防止其抓掉药物或抓破皮肤。

七、敷贴的时间、疗程

依据“天人相应”的原理,通常选取每年三伏季节,建议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进行敷贴治疗。

成人每次敷贴4-6小时,1岁以下婴幼儿贴敷约半小时,1岁以上儿童贴敷1-2小时。

也可以在初伏至末伏期间任选时间敷贴,每次敷贴间隔7至10日,3次为一个疗程。

临床观察表明,经过3年或3年以上持续治疗的患者,疗效优于断续治疗或仅进行1个疗程治疗的患者。

八、哪些人不适合敷贴疗法?

妇女妊娠期、结核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处于感冒发烧、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的患者、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皮肤破损或有瘢痕者、对敷贴药物极度敏感的特殊体质患者,以及疾病正在发作期的患者,均不适宜进行敷贴治疗。

此外,2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敷贴,因为其皮肤娇嫩,容易引发感染。

九、三伏贴注意事项

1.贴敷前局部皮肤保持清洁,贴敷后忌搓洗局部。

2.贴敷期间饮食宜清淡,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每日大便通畅,不洗冷水澡,注意休息,慎防风寒。

3.贴敷时间及疗程:成人4-6个小时,儿童0.5-2个小时,以局部有温热感、颜色微红为度。

4.若局部出现发红、发痒、脱皮或者起小水泡,均属正常现象,可外涂万花油或金霉素眼膏以减轻刺激。

5.贴药后,皮肤会有灼热感,若觉得灼热难受,则应及时将药去掉;贴药后起水泡,直径小于1cm,可自行吸收,大于1cm及时至医院处理;皮肤过敏者,可擦抗过敏药膏或到医院处理。

6.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伏贴”与“三九贴”应相配合,疗效更显著,三年为一个疗程。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李湘君 | 通讯员:宁婧

编发:胡劼菲| 编辑:刘俊炎

责编:何雯 | 审核:曾春满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