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位于东津新区的程力新富襄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工人在为客户打造“私人定制”房车 全媒体记者谢勇 通讯员朱斌 赵静 摄
□全媒体记者刘倩
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不确定性增加,襄阳经济的半程脉象,却以“破”的锐气穿透迷雾,展现出强劲韧性与活力。
破梗阻!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叩响企业大门,以调研的“手术刀”精准剖开周转淤塞——血脉一通,发展内驱力瞬间迸发。
破桎梏!政府搭台,银企对接,“小切口”对接专场捷报频传——信息鸿沟填平,金融活水深度滋养根基。
破壁垒!广交会镁光灯下,“襄阳智造”锋芒初露,UL、CE认证铸就“硬核通行证”,“三线联动”打通经脉——技术破局、策略破圈、制度破冰,硬生生闯出一片开放新天地。
这,就是襄阳年中答卷的“破”字诀。以“破”为钥,开发展新局;以“破”为桥,通全球市场,一场“破”壁图强的生动实践,正在荆楚腹地澎湃激荡,奔涌向前。
破梗阻 通血脉
激活发展内驱力
破壁垒先破梗阻。当国内外环境变化与产业转型阵痛交织,襄阳以一场直插一线的“四上”企业调研服务攻坚战,将“破”字诀刻入助企纾困的肌理,用主动服务的“手术刀”剖开发展梗阻,让千万市场主体在畅通循环中重焕生机。
号角嘹亮,行动如风。“到一线去”的指令响彻云霄。市级层面组建35个调研小组,联动11个县(市、区)、开发区,对全市“四上”企业展开地毯式摸排,直击企业痛点,不留死角。
摸清底数,方能精准发力。在充分细致的走访调研基础上,各地各部门不仅摸清了问题,更找准了方向。面对挑战,他们不推诿、不避难,对个性化问题,强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的靶向服务;对突出的共性问题,则从政策层面深入研究,寻求治本之策。一场破梗阻、解难题,加速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的攻坚战全面打响。
破梗阻,贵在精准识障,靶向施力。看!一边是湖北现代杭萧科技有限公司仓库里积压的钢材,库存如山,心急如焚;一边是程力新富襄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10万平方米智能化厂房工地急需建材,需求迫切,望眼欲穿。一道无形的市场壁垒,硬生生隔断了两家近邻。转机,就藏在市经信局干部的走访调研里,需求响应机制随即启动,信息精准录入“千名干部进千企”平台。东津新区经济发展局火速联动,政企协同的齿轮开始高效运转。最终,800吨H型钢柱的供应合同应声而落——这场“小切口”的精准对接,不仅撕开了市场壁垒的口子,更见证了服务模式从“被动等”到“主动找”的华丽蜕变。
解难题,更要敢打硬仗,啃硬骨头。企业痛点难点各不同,“一企一策”成为破局“金钥匙”。湖北双登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深耕储能领域的重点企业,二期项目雄心勃勃,计划投资20亿元,新增产值40亿元,却卡在“项目用地指标紧张”的硬门槛前。企业急盼,项目悬停,怎么办?枣阳市闻令即动,专项服务专班迅速集结,精耕细作“土地账”,通过置换、规划调整等举措,为企业预先规划优质地块,提前完成拆迁腾地,让“襄阳速度”与“襄阳温度”同步抵达,一举化解了项目搁浅的危机。
从精准解决个性诉求的点上突破,到系统梳理共性问题的面上攻坚,当服务的触角真正深入一线,真诚感知企业冷暖,那些横亘在发展道路上的壁垒,便在一次次的精准对焦、一场场的合力攻坚中悄然消融。
超1200个问题的落地解决、逾百个跟踪保障机制的建立……这背后,是政府角色从“坐等上门”向“主动叩门”的深刻蜕变。干部进车间感知生产脉动,蹲现场倾听发展诉求,让信息穿透壁垒、资源精准对接、政策红利直达,将高效的服务力源源不断地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内驱力。
一个个堵点痛点的化解,就是一次次发展信心的提振。当服务真正沉下去,发展的活力便如泉涌般喷薄而出。万千“经济细胞”在精准服务的阳光雨露滋养下,正迸发出支撑襄阳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动力,书写着破壁兴企、经济腾飞的新篇章。
破桎梏 畅活水
精准浇灌稳根基
“银行捧着钱找不到好项目,企业急着用钱摸不着门路。”这句形象的“捉迷藏”比喻,曾是横亘在银企间无形的“坚冰”。
然而,在襄阳,一股破冰的锐气正在升腾。今年6月出炉的《2024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报告》中,襄阳首次参评就一举拿下全国地级市融资环境第五名,和苏州、合肥、泉州、金华等东部经济强市同列第一梯队。这份工信部发布的“成绩单”,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襄阳以“破壁”之姿,精准打通银企“信息关隘”、创新开辟融资“高速通道”、法治筑牢金融“安全堤坝”所激荡出的经济澎湃脉动。
打破银企之间的“捉迷藏”困局,襄阳的破题之策是政府搭台构建协同机制。每月雷打不动的“小切口”银企对接活动,让银行与企业人员围坐一起深入交流。
在4月的汽车产业专场银企对接活动中,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市志达海成专用车有限公司等企业提出技术改造、产能扩张的资金需求。工商银行襄阳分行、光大银行襄阳分行、湖北银行襄阳分行、襄阳农商行等金融机构带着专精特新贷、鄂质贷等产品精准回应,当场达成数千万元的意向融资合作。针对大力电工襄阳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难题,市经信局、市重点产业服务中心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襄阳市中心支行,组织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华夏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金融诊断,最终通过协调,中国银行将为大力电工新增授信4000万元。
依托人民银行搭建的“重点企业融资服务平台”,按照“一企一行”原则,襄阳为企业精准匹配“主办银行”和“备选银行”。当“主办银行”无法满足需求时,“备选银行”凭借差异化产品迅速补位,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档。
而面对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额度小、频次高、用款急”的融资痛点,襄阳更以“创新工具”开辟高速通道,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平台”“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同时大力推广“共赢贷”“创新积分贷”“人才贷”等创新型信贷产品,多措并举破解融资难题。
活水已然奔涌,根基更需牢固。襄阳深谙,健康可持续的融资环境离不开坚实的法治保障和良好的信用生态。
于是,“法治体检”成为常态,深入企业、问诊把脉、开方解难,让企业在依法经营中行稳致远。在信用领域,襄阳更以改革锐气率先“破壁”——精心打造面向全国的中介服务“信用+”线上超市应用新场景,破解中介机构服务效能低、收费乱、监管弱等治理难题,不断提升行业信用合规水平。
从打破信息壁垒,到开辟融资通道,再到筑牢安全堤坝,襄阳在融资环境建设上的“破壁”实践,犹如一曲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政银企协同联动的“破壁交响”,精准刺破痛点,高效开辟通道,扎牢了长远发展的根基,让融资环境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坚实后盾。
破壁垒 拓市场
闯出开放新路径
在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的镁光灯下,襄阳企业以汽车零部件、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22个产业板块的创新产品集群亮相,实现成交额1.63亿元,意向成交额约2.6亿元。
这不仅是“襄阳智造”的亮相,更是一场内陆城市的“破壁”宣言!面对全球贸易摩擦频发、市场准入壁垒森严的严峻形势,襄阳以技术认证为突破口,以产业链韧性为压舱石,硬是在逆风局中闯出一条内外双循环协同并进的新航路。
破规则壁垒,以技术“护城河”硬核突围。当UL、CE认证标志跃上“襄阳智造”的铭牌,襄阳产品的“通行证”便悄然升级为国际市场的“话语权”。襄阳腾龙汽车有限公司以轻量化新能源商用车征服埃及、尼日利亚等国的客商。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的阻燃防静电面料精准锁定“一带一路”市场脉搏。数字见证实力,今年1至5月,全市出口额同比增长28%。
破市场边界,“三线联动”重构贸易版图。内外贸并非单选题,而是协同推进的“组合拳”,襄阳深谙此道。于是,可以在展会上看到,湖北鼎呱呱厨具有限公司左手紧握300万美元外贸订单,右手同步与武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内贸合作;凯润工贸(湖北)有限公司、襄阳程河柳编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外贸优品网上行”活动,入驻“外贸精选专区”,实现销量激增……襄阳通过10个“一站式”外贸平台架设供需桥梁、“楚贸通”数字展会24小时不打烊、VR展厅让海外客商隔着屏幕感知“襄阳造”产品肌理等方式,不断打通内外贸的壁垒,让横亘于内外贸两个市场间的无形藩篱,在“襄阳模式”下逐步瓦解。
破增长困局,“制度破冰”催生开放新生态。企业破浪前行背后,源于强劲的政策支撑体系,随着《关于促进跨境电商提质跃升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襄阳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外贸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接连落地,襄阳正通过着力打好政策“组合拳”,持续健全完善襄阳开放型经济政策“工具箱”。与此同时,襄阳持续推行的“商务特派员”服务机制,通过强化调研服务成果的转化运用,开展专业化帮扶,实现从解决“一个问题”向化解“一类问题”升级,促进外贸市场多元化布局。
从广交会聚光灯下的锋芒初露,到技术标准的攻坚克难,襄阳正以“破”为钥,在荆楚大地上架设起一座内外联通、四通八达的开放之桥。
来源:襄阳晚报
编辑:朱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