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4441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清风护企促发展丨一个数据库引发的营商环境之变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17 00:03:32 [published] => 2025-07-17 00:03:32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3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7月15日,站在襄阳自贸片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崭新的实验室里,透过玻璃窗能看到技术人员正调试精密仪器。3个月前,这里还是闲置的废弃厂房,如今却成为承载医疗研发梦想的创新空间。这场蜕变,始于纪检监察机关一次监督行动,成于数字化治理的破局实践。

“我们业务研发、存储使用的医疗设备,对地面承重、空间布局等有特殊要求。”几个月前,这家公司在签约入驻时,还有后顾之忧。

得知企业的困惑后,襄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通过新搭建的“厂房资源数据库”,迅速为企业精准筛选匹配了一处闲置厂房,并协助企业完成装修备案、特种设备检验等流程。

襄阳自贸片区地处襄阳高新区,是我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联动,细化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边界,构建横向联动、上下贯通的监督工作格局,形成推动襄阳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2月,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在监督中发现,团山镇胡湾村干部在集体资产出租过程中失职失责,将一处厂房“一房两租”,造成集体资金损失8万余元。此前,市委巡察组在提级巡察中还发现:地处邓城社区的一处废弃小学,因地块权属问题,多个企业有意承租却不知道找谁办手续。

根据案件查办情况,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先后给予4名村(社区)干部党纪处分,并向团山镇党委、政府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加强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同时,制发项目招引、落地、达产全过程监督工作方案,聚焦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跟进监督。

“我们在联合调研监督过程中,发现一边是楼宇厂房闲置或低效利用,一边是新招引项目急需空间落地,存在着要素配置、资源利用矛盾,这背后既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也有责任未落实、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运用“室地”联动监督机制,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协同联动,对发现的问题,共同把脉会诊,推动解决。

高新区党工委围绕政治巡察和日常监督发现的情况,立行立改,决定从综合保税区破题,搭建“厂房资源数据库”,对园区内每一栋厂房楼宇的面积、结构、配套设施、权属状况和闲置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登记与动态更新。

“这不仅仅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而是产业生态的重构。”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监督推动下,高新区党工委运用厂房资源数据库,为项目招引、落地、达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优化布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熊丹青丨通讯员:张凡 王程程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89a06ece2f83f52294ef47354d0ebd5c.jpg [id] => 3612158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4441.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4441.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熊丹青 [author] => 熊丹青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89a06ece2f83f52294ef47354d0ebd5c.jpg [id] => 3612158 [ratio] => 0.57 ) ) [oldpv] => 177 [all_pv] => 0 ) 1

清风护企促发展丨一个数据库引发的营商环境之变

©原创   2025-07-17 00:03  

7月15日,站在襄阳自贸片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崭新的实验室里,透过玻璃窗能看到技术人员正调试精密仪器。3个月前,这里还是闲置的废弃厂房,如今却成为承载医疗研发梦想的创新空间。这场蜕变,始于纪检监察机关一次监督行动,成于数字化治理的破局实践。

“我们业务研发、存储使用的医疗设备,对地面承重、空间布局等有特殊要求。”几个月前,这家公司在签约入驻时,还有后顾之忧。

得知企业的困惑后,襄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公室通过新搭建的“厂房资源数据库”,迅速为企业精准筛选匹配了一处闲置厂房,并协助企业完成装修备案、特种设备检验等流程。

襄阳自贸片区地处襄阳高新区,是我市对外开放的“桥头堡”、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联动,细化市、区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边界,构建横向联动、上下贯通的监督工作格局,形成推动襄阳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今年2月,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在监督中发现,团山镇胡湾村干部在集体资产出租过程中失职失责,将一处厂房“一房两租”,造成集体资金损失8万余元。此前,市委巡察组在提级巡察中还发现:地处邓城社区的一处废弃小学,因地块权属问题,多个企业有意承租却不知道找谁办手续。

根据案件查办情况,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先后给予4名村(社区)干部党纪处分,并向团山镇党委、政府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其加强集体资产资源监管。同时,制发项目招引、落地、达产全过程监督工作方案,聚焦项目审批、要素保障等跟进监督。

“我们在联合调研监督过程中,发现一边是楼宇厂房闲置或低效利用,一边是新招引项目急需空间落地,存在着要素配置、资源利用矛盾,这背后既有信息不对称的因素,也有责任未落实、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运用“室地”联动监督机制,市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协同联动,对发现的问题,共同把脉会诊,推动解决。

高新区党工委围绕政治巡察和日常监督发现的情况,立行立改,决定从综合保税区破题,搭建“厂房资源数据库”,对园区内每一栋厂房楼宇的面积、结构、配套设施、权属状况和闲置情况进行全面摸排登记与动态更新。

“这不仅仅是闲置资源的再利用,而是产业生态的重构。”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监督推动下,高新区党工委运用厂房资源数据库,为项目招引、落地、达产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优化布局。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熊丹青丨通讯员:张凡 王程程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