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4244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襄阳造”随天舟九号奔向空间站 [editor] => 汪锐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16 12:31:39 [published] => 2025-07-16 12:31:39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7月15日凌晨,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简称航天四院42所)研制的飞船及空间站所有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为飞船发射保驾护航。同时,该所提供的航天员舱外航天服橡胶件、二氧化碳吸附药盘及“太空厕所”上盖组件等,将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抵达空间站,为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百里挑一,确保“襄阳造”安全可靠

自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来,航天四院42所研制的“箭、船、站、服、员”五大系统,为航天员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此次发射任务也不例外,我们提供的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都是百里挑一的最优产品。”航天四院42所宇航配套及特种橡胶材料与工艺研究课题组组长李杰说,为确保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所有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在经过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自检,生产班组检测,质量部门检测等程序后,还要接受“联合选拔”,“我们采取最严格的举措,把好产品质量关,生产出远高于航天器总体要求的合格产品。”

如今,我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宇航产品关系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关系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李杰表示,课题组将继续秉承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筑牢航天“零差错过关”的质量防线,推动中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反复试验,为我国自主研制舱外航天服贡献力量

6月26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开展了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其中,舱外航天服功不可没。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过程中的核心装备,可保障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

此次,天舟九号携2套全新的舱外航天服上天。据了解,新的舱外航天服由我国自主研制,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活动工效和测试维修性全面提升。

为准确把握舱外航天服主气密层、手套橡胶件、连接处密封件的变化规律,确保航天员不受恶劣宇宙空间环境的影响,课题组成员陈兵勇和王凡反复试验,积累了大量数据,并通过产品优化,提高了主气密层内部结构的致密性和产品性能裕度、性能一致性。

其中,相关产品经受地面8万次的疲劳试验,并通过低压(真空)、高低温、失重等环境试验,为我国自主研制舱外航天服贡献了力量。

实行双岗制,保障产品及时交付

随着航天员出舱工作逐渐常态化,二氧化碳吸附药盘、“太空厕所”上盖组件的使用量大幅提升。

为保障宇航产品及时交付,航天四院42所进一步完善课题组双岗制度,每个产品除安排主岗外,还配置副岗协同开展工作。

二氧化碳吸附药盘能吸收航天员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舱外航天服生保分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该药盘需要经受住火箭发射震动,因此不能有任何破损。

主岗人员周渝淞改进配方和工艺,在提升配方黏结度的同时,充分满足机床作业精细化要求。

“太空厕所”上盖组件主要用于航天员日常排泄物的杀菌处理。作为课题组的单机产品,该组件涉及的零部件多,需协调多个外部生产单位配合生产。为确保该组件按时交付,周渝淞赶赴武汉、深圳、广州等地,紧盯现场保进度,待产品生产后再急忙赶回航天四院42所,开展进一步的性能控制工作。

副岗人员、入职两年的年轻博士朱笛,在周渝淞的带领下,一步步熟悉工艺,磨炼实操技能,掌握了装配、存储、环境及性能验证等工作要求,每个月开展测试10余项,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成为护航天舟九号发射的新生力量。

记者:黎贵波;通讯员:席玲 杨羽南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汪锐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89a06ece2f83f52294ef47354d0ebd5c.jpg [id] => 3612158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4244.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4244.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黎贵波 [author] => 黎贵波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89a06ece2f83f52294ef47354d0ebd5c.jpg [id] => 3612158 [ratio] => 0.57 ) ) [oldpv] => 312 [all_pv] => 0 ) 1

“襄阳造”随天舟九号奔向空间站

©原创   2025-07-16 12:31  

7月15日凌晨,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简称航天四院42所)研制的飞船及空间站所有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为飞船发射保驾护航。同时,该所提供的航天员舱外航天服橡胶件、二氧化碳吸附药盘及“太空厕所”上盖组件等,将随天舟九号货运飞船抵达空间站,为我国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提供保障。

百里挑一,确保“襄阳造”安全可靠

自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以来,航天四院42所研制的“箭、船、站、服、员”五大系统,为航天员长期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

“此次发射任务也不例外,我们提供的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都是百里挑一的最优产品。”航天四院42所宇航配套及特种橡胶材料与工艺研究课题组组长李杰说,为确保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所有动静结构与机构密封件在经过设计人员、工艺人员自检,生产班组检测,质量部门检测等程序后,还要接受“联合选拔”,“我们采取最严格的举措,把好产品质量关,生产出远高于航天器总体要求的合格产品。”

如今,我国空间站已经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宇航产品关系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关系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李杰表示,课题组将继续秉承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工作态度,以严谨细致的作风,筑牢航天“零差错过关”的质量防线,推动中国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

反复试验,为我国自主研制舱外航天服贡献力量

6月26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开展了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其中,舱外航天服功不可没。

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在太空出舱活动过程中的核心装备,可保障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中的生命安全和高效作业。

此次,天舟九号携2套全新的舱外航天服上天。据了解,新的舱外航天服由我国自主研制,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活动工效和测试维修性全面提升。

为准确把握舱外航天服主气密层、手套橡胶件、连接处密封件的变化规律,确保航天员不受恶劣宇宙空间环境的影响,课题组成员陈兵勇和王凡反复试验,积累了大量数据,并通过产品优化,提高了主气密层内部结构的致密性和产品性能裕度、性能一致性。

其中,相关产品经受地面8万次的疲劳试验,并通过低压(真空)、高低温、失重等环境试验,为我国自主研制舱外航天服贡献了力量。

实行双岗制,保障产品及时交付

随着航天员出舱工作逐渐常态化,二氧化碳吸附药盘、“太空厕所”上盖组件的使用量大幅提升。

为保障宇航产品及时交付,航天四院42所进一步完善课题组双岗制度,每个产品除安排主岗外,还配置副岗协同开展工作。

二氧化碳吸附药盘能吸收航天员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是舱外航天服生保分系统中的重要部件。该药盘需要经受住火箭发射震动,因此不能有任何破损。

主岗人员周渝淞改进配方和工艺,在提升配方黏结度的同时,充分满足机床作业精细化要求。

“太空厕所”上盖组件主要用于航天员日常排泄物的杀菌处理。作为课题组的单机产品,该组件涉及的零部件多,需协调多个外部生产单位配合生产。为确保该组件按时交付,周渝淞赶赴武汉、深圳、广州等地,紧盯现场保进度,待产品生产后再急忙赶回航天四院42所,开展进一步的性能控制工作。

副岗人员、入职两年的年轻博士朱笛,在周渝淞的带领下,一步步熟悉工艺,磨炼实操技能,掌握了装配、存储、环境及性能验证等工作要求,每个月开展测试10余项,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成为护航天舟九号发射的新生力量。

记者:黎贵波;通讯员:席玲 杨羽南

来源:襄阳日报

编辑:汪锐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