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湖北特检院 “三年能力提升攻坚行动”,6 月底,湖北特检院襄阳分院(以下简称“襄阳分院”)组织全体承压类年轻检验人员走进中化学六化建 (湖北) 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以 “理论 + 实践” 沉浸式技术交流模式,构建院企协同提升检验能力的创新样本。
五位一体联动:全链条技术交互赋能能力升级
本次活动以 “实地观摩 + 标准宣贯 + 双向讲解 + 现场研讨 + 实操训练” 五位一体模式展开。检验人员深入压力容器生产车间,全程跟踪材料预处理、筒体成型、焊接组装等核心制造工艺,直观了解压力容器从图纸设计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技术要点。企业技术骨干现场演示氩电联焊、埋弧自动焊等典型焊接工艺,针对无损检测缺陷识别、焊接接头应力分布等检验高频问题开展专项研讨。双方围绕《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标准,就制造工艺与检验规范的衔接要点进行深度碰撞,形成 “制造端工艺逻辑 — 检验端标准要求” 的双向认知闭环。
靶向突破技术难点:从理论认知到实操落地的能力跃迁
活动紧扣日常检验痛点,聚焦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棱角度测量等技术难点开展专项攻坚。检验人员与制造工程师在生产现场共同使用专用样板量具,对筒体组对、封头拼接等关键工序的棱角度实测值与理论允差值进行比对分析,通过 “现场操作 — 数据记录 — 误差溯源” 的实操训练,系统掌握了棱角度测量的基准定位、量具校准及数据处理规范。据现场统计,参与人员对该类关键检验项目的操作熟练度提升超 40%,形成《压力容器制造检验技术要点手册》等 3 项实操指引成果。
院企协同的三重价值:能力提升与产业服务双向奔赴
在检验能力迭代方面,通过深度介入制造流程,检验人员从传统 “使用端检验” 向 “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 思维升级。在企业服务增效方面,分院技术团队同步开展新版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宣贯,针对企业提出的高压容器监检流程优化、新材料应用检验标准适配等需求,现场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5 项,助力企业提升制造合规性与生产效率。在行业生态共建方面,为“检验机构走进制造一线的能力提升新模式,形成常态化技术交互机制。
“沉浸式” 技术交流,不仅让年轻检验人员实现从 “知其然” 到 “知其所以然” 的能力跨越,更以院企深度融合为支点,为特种设备检验能力现代化升级探索出可复制的实践路径。襄阳分院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是落实省院能力提升攻坚行动的关键一步,后续将从建立 “制造工艺 — 检验技术” 知识库、推进 “检验人员驻厂轮训” 机制、联合开展新型压力容器检验技术研发等多维度推动自动化检测设备在制造环节的应用试点。
通讯员:罗世唯
编辑:谢勇 审核: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