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3879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景城一体的宣恩实践 [editor] => 汪锐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14 19:45:55 [published] => 2025-07-14 19:45:55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3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7月1日,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开通运营,湖北宣恩至重庆主城区车程从5小时缩短至2.5小时,这座鄂西小县城由此融入重庆“两小时经济圈”,迎来发展新机遇。

曾受限于资源与交通短板,宣恩以“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理念实现华丽转身:白天,游客与市民共赏山水城廊;夜晚,兴隆老街的非遗展演与现代灯光秀相映成趣。

2024年4月,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入选全国十大旅游高质量发展案例,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2025年7月5日,“仙山贡水 浪漫宣恩”案例再一次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旅游名城创新发展案例”。

城景共舞,主客同欢

“天天都住在景区,实在太舒服了!”退休老人郑从道漫步在贡水河畔亲水走廊,对宣恩县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连连称赞。

这种“城区即景区”的体验,源于宣恩坚持“四统一”原则编制规划,通过引入“总设计师”制度,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支持,并鼓励市民和游客参与规划设计,这样既确保规划科学合理且符合民意,也保障景区提升与县城建设协同推进。

以游客的眼光打造景区,利用穿城而过的贡水河,宣恩成功打造“仙山贡水4.0版”“亲水拱廊道”“六渡八楼十二桥”、音乐喷泉、花园堡梅园等特色景点,让游客乐游其中。

宣恩夜景。   资料图

从市民的角度提质景区,将荒地改建为体育公园,把棚户区改造为城市绿岛,让黄河沟从“臭水沟”蜕变为“清水渠”......

2021年,宣恩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基层治理聚焦浪漫扮靓了景区“面子”,志愿服务更是充实了城市“里子”。

“在这里,志愿者随处可见,服务贴心周到。”江西游客陈琳的体验,印证了这座宜居宜游县城的魅力。

文脉苏醒,非遗生辉

宣恩以贡水河为纽带,串联两岸数十个景点,形成“一线串珠”的景观带。但最初,这里的文化底蕴尚未充分释放。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恩的《薅草锣鼓》《三棒鼓》入列国家非遗名录,《宣恩耍耍》《滚龙连厢》曾走进中南海。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再回来”?答案藏在文化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宣恩将土家族、苗族文化要素融入旅游场景,构建“文化+体验”生态。

在景点改造中突出民族特色。贡水河畔,特色建筑与青山相映成趣。楼、桥、塔、廊点缀其间,展现独特土家族韵味。

将非遗文化融入民俗活动。新春灯会、年俗活动让传统年味回归。“贡秀”以科技赋能文化,打造沉浸式国潮场景。西兰卡普织锦、土家族打溜子通过工坊展演“活”起来。沉浸式实景剧《七仙女的传说》、民国情景剧《闫小姐的晚宴》让游客穿越时空......

宣恩以节赛为媒,举办龙舟赛、水上拔河、桨板运动,吸引全球游客。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宣恩正用文旅融合,讲好自己的故事。

宣恩水上运动会。  资料图

烟火人间,百业俱兴

惹溪街,过去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巷,如今已是宣恩有名的“烤活鱼美食街”。2025年3月更是斩获全省“十大必打卡荆楚美食街”殊荣。

“夜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宣恩县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鹏表示,惹溪街以“餐饮、娱乐、体验”为主线,融入品牌特色小吃、体验娱乐等元素,培育夜间经济消费新场景。

烤活鱼美食街。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宣恩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涌入宣恩的游客越来越多,让游客在景区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行得安心就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宣恩以200余个沿街商铺、创意集装箱和景观型移动商铺为载体,配合景观小品、绿化设施等建设,布局沿河临时经营固定点100余个。

同时,策划烤活鱼节、啤酒节、美食大赛等活动,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夜间消费模式,推出沉浸式非遗演出、龙游贡水、音乐喷泉、灯光水车等夜间游玩项目。

“生意火爆,很多客人是为看‘龙游贡水’而来。”烤鱼店老板陈国强的话,道出了文旅融合带来的实惠。风雨桥头的“坝坝茶”、新兴的旅拍业态,都在印证着消费场景的创新活力。

一河璀璨,百业兴旺。2025年一季度,仙山贡水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58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57%和39.14%。

记者手记

高铁飞驰,时空距离不断缩短;十大全国旅游高质量发展案例、创新发展案例的荣誉,让宣恩声名远播。然而,宣恩真正的魅力,始终在山水人文间静静绽放。十年来,宣恩秉持"景城一体 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为纸,以文化为墨,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市民推窗见绿、移步换景,游客沉醉山水、品味人文。

在这里,诗与远方与寻常生活水乳交融,诠释着旅游发展的深层真谛: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源于对人文底蕴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在于让文化传承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来源:恩施日报

编辑:汪锐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7月1日,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开通运营,湖北宣恩至重庆主城区车程从5小时缩短至2.5小时,这座鄂西小县城由此融入重庆“两小时经济圈”,迎来发展新机遇。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507/c8e248d4398b6dc50bd018eb3cfd9dd6.jpeg [id] => 31176225 [ratio] => 0.65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3879.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3879.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2] => Array ( [0] => 景区 [1] => 旅游 [2] => 游客 [3] => 宣恩 [4] => 贡水 ) [4] => Array ( [0] => 恩施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507/c8e248d4398b6dc50bd018eb3cfd9dd6.jpeg [id] => 31176225 [ratio] => 0.65 ) ) [oldpv] => 121 [all_pv] => 0 ) 1

景城一体的宣恩实践

2025-07-14 19:45   恩施日报  

7月1日,渝厦高铁重庆段正式开通运营,湖北宣恩至重庆主城区车程从5小时缩短至2.5小时,这座鄂西小县城由此融入重庆“两小时经济圈”,迎来发展新机遇。

曾受限于资源与交通短板,宣恩以“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理念实现华丽转身:白天,游客与市民共赏山水城廊;夜晚,兴隆老街的非遗展演与现代灯光秀相映成趣。

2024年4月,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入选全国十大旅游高质量发展案例,成为湖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景区。2025年7月5日,“仙山贡水 浪漫宣恩”案例再一次脱颖而出,成功入选“2025旅游名城创新发展案例”。

城景共舞,主客同欢

“天天都住在景区,实在太舒服了!”退休老人郑从道漫步在贡水河畔亲水走廊,对宣恩县城市建设带来的变化连连称赞。

这种“城区即景区”的体验,源于宣恩坚持“四统一”原则编制规划,通过引入“总设计师”制度,邀请专家提供专业支持,并鼓励市民和游客参与规划设计,这样既确保规划科学合理且符合民意,也保障景区提升与县城建设协同推进。

以游客的眼光打造景区,利用穿城而过的贡水河,宣恩成功打造“仙山贡水4.0版”“亲水拱廊道”“六渡八楼十二桥”、音乐喷泉、花园堡梅园等特色景点,让游客乐游其中。

宣恩夜景。   资料图

从市民的角度提质景区,将荒地改建为体育公园,把棚户区改造为城市绿岛,让黄河沟从“臭水沟”蜕变为“清水渠”......

2021年,宣恩入围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基层治理聚焦浪漫扮靓了景区“面子”,志愿服务更是充实了城市“里子”。

“在这里,志愿者随处可见,服务贴心周到。”江西游客陈琳的体验,印证了这座宜居宜游县城的魅力。

文脉苏醒,非遗生辉

宣恩以贡水河为纽带,串联两岸数十个景点,形成“一线串珠”的景观带。但最初,这里的文化底蕴尚未充分释放。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宣恩的《薅草锣鼓》《三棒鼓》入列国家非遗名录,《宣恩耍耍》《滚龙连厢》曾走进中南海。如何让游客“留下来”“再回来”?答案藏在文化里。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宣恩将土家族、苗族文化要素融入旅游场景,构建“文化+体验”生态。

在景点改造中突出民族特色。贡水河畔,特色建筑与青山相映成趣。楼、桥、塔、廊点缀其间,展现独特土家族韵味。

将非遗文化融入民俗活动。新春灯会、年俗活动让传统年味回归。“贡秀”以科技赋能文化,打造沉浸式国潮场景。西兰卡普织锦、土家族打溜子通过工坊展演“活”起来。沉浸式实景剧《七仙女的传说》、民国情景剧《闫小姐的晚宴》让游客穿越时空......

宣恩以节赛为媒,举办龙舟赛、水上拔河、桨板运动,吸引全球游客。

文化为魂,旅游为体,宣恩正用文旅融合,讲好自己的故事。

宣恩水上运动会。  资料图

烟火人间,百业俱兴

惹溪街,过去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巷,如今已是宣恩有名的“烤活鱼美食街”。2025年3月更是斩获全省“十大必打卡荆楚美食街”殊荣。

“夜经济让城市更有烟火气。”宣恩县仙山贡水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开鹏表示,惹溪街以“餐饮、娱乐、体验”为主线,融入品牌特色小吃、体验娱乐等元素,培育夜间经济消费新场景。

烤活鱼美食街。  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宣恩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涌入宣恩的游客越来越多,让游客在景区玩得开心、吃得放心、行得安心就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宣恩以200余个沿街商铺、创意集装箱和景观型移动商铺为载体,配合景观小品、绿化设施等建设,布局沿河临时经营固定点100余个。

同时,策划烤活鱼节、啤酒节、美食大赛等活动,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夜间消费模式,推出沉浸式非遗演出、龙游贡水、音乐喷泉、灯光水车等夜间游玩项目。

“生意火爆,很多客人是为看‘龙游贡水’而来。”烤鱼店老板陈国强的话,道出了文旅融合带来的实惠。风雨桥头的“坝坝茶”、新兴的旅拍业态,都在印证着消费场景的创新活力。

一河璀璨,百业兴旺。2025年一季度,仙山贡水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587.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57%和39.14%。

记者手记

高铁飞驰,时空距离不断缩短;十大全国旅游高质量发展案例、创新发展案例的荣誉,让宣恩声名远播。然而,宣恩真正的魅力,始终在山水人文间静静绽放。十年来,宣恩秉持"景城一体 主客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为纸,以文化为墨,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动人画卷——市民推窗见绿、移步换景,游客沉醉山水、品味人文。

在这里,诗与远方与寻常生活水乳交融,诠释着旅游发展的深层真谛: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基础设施的升级,更是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一座城市真正的魅力,源于对人文底蕴的深度挖掘与创新表达,在于让文化传承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来源:恩施日报

编辑:汪锐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