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3790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法治护航青春路 守护"未"来向阳生 [editor] => 汪嘉丽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14 15:26:09 [published] => 2025-07-14 15:26:09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1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58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同学们,当遇到校园欺凌时,第一时间要怎么做?”今年1月,在宜城市南营中学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公开课”正在进行。南营中学的法治副校长李浩、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及宜城市司法局普法办等工作人员,结合近期本地真实案例,以“情景问答+法律解读”的方式,为在校初中生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核心要点。台下学生时而皱眉思考,时而举手抢答,法治的种子正悄然扎根心田。

这是宜城市司法局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活动启动以来,该局聚焦“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家庭联动”三大维度,通过“进校园、访家庭、联部门”的立体化模式,为全市10余所中小学、800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送上“法治大礼包”,用法治力量为青春护航,用温情守护助力少年向阳生长。

上半年以来,宜城市司法局共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场(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30次,推送法治信息、新闻200余条,印发各种法治宣传资料近2000余册,受教育群众达2500余人(次)。

“课堂+汇演”双轨普法

让法治信仰扎根心田

宜城市司法局打破“填鸭式”普法模式,创新推出“汇演式”“体验式”法治课堂。除了常规的法律知识讲座、拉横幅、设展台、发短信等宣传模式,司法局创新宣传手段,于5月26日联合宣传部、政法委、文旅局等部门在人民大会堂组织开展了全市法治文艺汇演,法院、检察院、环翠小学、宜城二中等参演单位以情景剧、舞蹈、小品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普法。

“以前觉得法律很远,我们师生大概率用不上,现在才知道,普法教育对于我们学生至关重要。”环翠小学教师在参加“文艺汇演”后坦言,“当‘法官’敲响法槌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教会孩子们保护自我的‘安全盾’。”

“走访+疏导”精准介入

解开原生家庭“心结”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有的孩子因父母长期缺位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因家庭矛盾频繁逃学,部分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不仅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宜城市司法局党组成员介绍。

“小宇(化名)父母离异后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老人忙于生计,无暇过多关注孩子,导致该生在学校出现打架斗殴情况。”基层司法所所长在走访记录中写道。针对这一情况,宜城市司法局未成年人关爱小分队有针对性的制定“家庭帮扶方案”:一方面与其奶奶积极沟通,了解该生的家庭状况,目前生活难处;另一方面掌握该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安排司法局较为年轻的法治宣传专员与其沟通交流,打开其心结。“我父母离异后都再组建家庭有了孩子,几乎没有回家看过我,原来在学校和同学起冲突的时候没人教我怎么解决,容易打架,现在我知道怎么克制自己情绪了,谢谢你们告诉我想要当军人档案就不能留污点,大学我要读军校。”小宇的变化让奶奶红了眼眶。

截至目前,宜城市司法局未成年人关爱小分队已帮助24名存在偏差行为的未成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协调解决家庭矛盾16起。

“联动+长效”凝聚合力

织密成长保护网

为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落实落地,宜城市司法局将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作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纳入普法工作考核内容,以提升法治副校长法治宣传责任意识。

“未成年人保护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宜城市司法局局长凌甲义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联合教育局、学校持续深化“法治+心理+家庭”融合模式,推动建立未成年人成长动态监测数据库,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提供个性化服务,真正让法治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护航舰”、心理健康的“防护盾”、家庭教育的“指明灯”。

从课堂到家庭,从知识普及到心灵滋养,宜城市司法局用一场场有温度、有力度的行动证明:法治不仅是规则的底线,更是成长的阶梯;守护未成年人,既要为他们戴上“法律的铠甲”,更要点亮“心灵的灯塔”。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冰玉

通讯员:冯瑞娇 杨亚男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上半年以来,宜城市司法局共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场(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30次,推送法治信息、新闻200余条,印发各种法治宣传资料近2000余册,受教育群众达2500余人(次)。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ffe56c2d2467e5b63d85dd5fd4ce7ac2.png [id] => 3610679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3790.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3790.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吴冰玉 [author] => 吴冰玉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ffe56c2d2467e5b63d85dd5fd4ce7ac2.png [id] => 3610679 [ratio] => 0.56 ) ) [oldpv] => 937 [all_pv] => 0 ) 1

法治护航青春路 守护"未"来向阳生

2025-07-14 15:26   襄阳融媒体中心  

“同学们,当遇到校园欺凌时,第一时间要怎么做?”今年1月,在宜城市南营中学校园里,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公开课”正在进行。南营中学的法治副校长李浩、宜城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及宜城市司法局普法办等工作人员,结合近期本地真实案例,以“情景问答+法律解读”的方式,为在校初中生们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法》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核心要点。台下学生时而皱眉思考,时而举手抢答,法治的种子正悄然扎根心田。

这是宜城市司法局开展“法治宣传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自活动启动以来,该局聚焦“法治宣传+心理疏导+家庭联动”三大维度,通过“进校园、访家庭、联部门”的立体化模式,为全市10余所中小学、800余名未成年人及家长送上“法治大礼包”,用法治力量为青春护航,用温情守护助力少年向阳生长。

上半年以来,宜城市司法局共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场(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活动30次,推送法治信息、新闻200余条,印发各种法治宣传资料近2000余册,受教育群众达2500余人(次)。

“课堂+汇演”双轨普法

让法治信仰扎根心田

宜城市司法局打破“填鸭式”普法模式,创新推出“汇演式”“体验式”法治课堂。除了常规的法律知识讲座、拉横幅、设展台、发短信等宣传模式,司法局创新宣传手段,于5月26日联合宣传部、政法委、文旅局等部门在人民大会堂组织开展了全市法治文艺汇演,法院、检察院、环翠小学、宜城二中等参演单位以情景剧、舞蹈、小品等形式开展互动式普法。

“以前觉得法律很远,我们师生大概率用不上,现在才知道,普法教育对于我们学生至关重要。”环翠小学教师在参加“文艺汇演”后坦言,“当‘法官’敲响法槌的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法律不仅是约束,更是教会孩子们保护自我的‘安全盾’。”

“走访+疏导”精准介入

解开原生家庭“心结”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有的孩子因父母长期缺位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因家庭矛盾频繁逃学,部分未成年人的偏差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不仅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更注重倾听孩子的心声。”宜城市司法局党组成员介绍。

“小宇(化名)父母离异后随爷爷奶奶生活,由于老人忙于生计,无暇过多关注孩子,导致该生在学校出现打架斗殴情况。”基层司法所所长在走访记录中写道。针对这一情况,宜城市司法局未成年人关爱小分队有针对性的制定“家庭帮扶方案”:一方面与其奶奶积极沟通,了解该生的家庭状况,目前生活难处;另一方面掌握该生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交友情况,安排司法局较为年轻的法治宣传专员与其沟通交流,打开其心结。“我父母离异后都再组建家庭有了孩子,几乎没有回家看过我,原来在学校和同学起冲突的时候没人教我怎么解决,容易打架,现在我知道怎么克制自己情绪了,谢谢你们告诉我想要当军人档案就不能留污点,大学我要读军校。”小宇的变化让奶奶红了眼眶。

截至目前,宜城市司法局未成年人关爱小分队已帮助24名存在偏差行为的未成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协调解决家庭矛盾16起。

“联动+长效”凝聚合力

织密成长保护网

为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落实落地,宜城市司法局将法治副校长履职情况作为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纳入普法工作考核内容,以提升法治副校长法治宣传责任意识。

“未成年人保护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宜城市司法局局长凌甲义表示,下一步,该局将联合教育局、学校持续深化“法治+心理+家庭”融合模式,推动建立未成年人成长动态监测数据库,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提供个性化服务,真正让法治成为未成年人成长的“护航舰”、心理健康的“防护盾”、家庭教育的“指明灯”。

从课堂到家庭,从知识普及到心灵滋养,宜城市司法局用一场场有温度、有力度的行动证明:法治不仅是规则的底线,更是成长的阶梯;守护未成年人,既要为他们戴上“法律的铠甲”,更要点亮“心灵的灯塔”。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吴冰玉

通讯员:冯瑞娇 杨亚男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