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宏大的历史叙事变得可触可感?如何让“大思政课”真正走进社会大课堂?如何让“三大精神”深入人心?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与襄阳市烈士陵园管理处给出了创新答案:在襄樊战役胜利77周年暨抗战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组织汉口学院传媒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队伍,走进襄阳市直各军休所、深入烈士后代家中、重走襄樊战役胜利之路,用专业所长挖掘、记录、传播红色精神,让历史在青年视角下焕发新生。
【在“我为老兵拍张照”中定格荣光,聆听故事】
参与拍摄的30多位军休干部,胸前的军功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学生们精心布光,调试设备,力求捕捉老英雄们最自然、最庄重的瞬间。7月9日拍摄间隙,“00后”的学生们坐在“20后”的老首长身旁,聆听他们讲述惊心动魄的战斗经过。101岁的战斗英雄尚永才由于年事已高,开玩笑似的一句“老了不中用了”,却让在场的师生和工作人员们泪目。
【在“对话烈士后代”中赓续血脉,传承信仰】
“杨威烈士为国家作出了巨大奉献,她的事迹对您和您的家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7月10日,在襄阳革命烈士纪念馆内,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王雅萱正在与杨威烈士的侄子,襄阳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欧阳志清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欧阳志清同志深情回忆家族口耳相传的英雄事迹,讲述杨威烈士牺牲的壮烈与家风的传承。
【在“重走襄樊战役胜利之路”中踏寻足迹,感悟精神】
7月11日清晨,20余人的队伍集结完毕,从襄阳市烈士陵园出发,沿着“刀劈三关”的路线前进。在“突破西门”旧址前,伴随着讲解员胡嘉伦的讲述,影视与摄影制作专业的金文雅同学用镜头细心捕捉着斑驳的城墙,似乎在寻找77年前战斗过的痕迹。
随着队伍返回襄阳市烈士陵园,这场特殊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汉口学院传媒学院的学子们踏上归程,他们带回的不仅是一份份社会实践证明,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红色记忆。
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烈士陵园管理处、市军休办,市直各军休所与高校的此次创新合作,为挖掘地方红色资源、大力弘扬“三大精神”,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未来,更多这样的‘行走的思政课’将在襄阳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展开,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襄阳融媒体中心经济生活频道
记者:谢雪飞 | 通讯员:胡嘉伦
编发:刘鹏 | 编辑:李岚
责编:何雯 | 审核: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