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炙烤大地,空气热浪蒸腾翻滚。连日来,在襄阳蜿蜒的国省干线上,一道道橘红色的身影却如磐石般挺立,他们是“公路医生”,以路为岗,用滚烫的汗水在热浪中浇筑出“畅安舒美”的通行答卷。
高温下的“逆行橙”。当气象部门的高温预警一次次拉响,当路面温度计的水银柱突破50℃刻度,在南漳县251省道盐池段,养护工人赵全义每日需饮用6-8瓶水,汗水在安全帽上析出盐渍仍坚持护栏安装作业;枣阳市272省道平林至宋集段路面功能性改造工程施工现场,工人们站在120℃的沥青路面上配合摊铺机作业,双重"烤"验下鏖战路面病害;谷城公路养护人头顶烈日,坚守在滚烫的路面上,挥汗如雨,修补坑槽、灌缝养护、补划标线,用汗水守护着公路的安全畅通。
科学调度织就“清凉”防护网。为保障一线养护人员的安全,市公路部门科学调度,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采用"抓早晚、避中午"模式,督促落实“避峰作业”“定时休息”制度,通过早晚时段集中养护,避开高温峰值;配备机械化清扫设备提升效率,减少人工暴露时间;及时发布高温预警,配备藿香正气水、降温贴等防暑用品,建立流动休息站,将关怀送到养护工人心坎上。
汗水浇筑“通行答卷”。每一滴砸向路面的汗水,都化作通行安全的坚实保障。谷城公路累计出动一线工人390人次,修补路面病害27处,补划标线41公里;枣阳公路完成路面灌缝超3万米,修补坑槽90余处……数字无言却有力。正如养护工李正兵所说:“衣服湿透又被烤干的循环,就是我们的夏日‘打卡记录’”。这些用脚步丈量热土、用铁锹谱写奉献之歌的公路人,正以“热辣滚烫”的坚守,将“畅安舒美”的庄严民生承诺,深深镌刻在四通八达的公路上。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沈明晶丨通讯员:杨林林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