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难耐。近日,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成功救治了一位因重度中暑(热射病)导致昏迷的86岁高龄老人王奶奶(化姓)。
据家属描述,王奶奶在家中突然意识不清倒地,并出现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危急情况,被紧急送往襄阳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接诊医生发现王奶奶体温已飙升至40℃,心率高达143次/分,处于深度昏迷状态。结合其高龄、近期持续高温天气以及居住环境等因素,医生迅速判断为极其凶险的热射病。
时间就是生命!急诊医护团队立即启动紧急处置流程,采取凉水喷洒同时配合持续扇风,冰袋置于颈部、腹股沟、腋下等快速降温措施,并给予氧气吸入、静脉补液及心电监护。同时,进行肝肾功能、电解质、CT等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王奶奶有低钠低氯血症、高血糖等,颅内未见新的出血或梗塞病灶。随后,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对症给予抗凝、持续泵入胰岛素控制血糖等治疗,王奶奶体温逐渐降至正常,神志转清,生命体征趋于稳定,现住院巩固治疗。
急诊科主任成洪介绍,热射病是严重的中暑类型,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劳力型热射病常见于健康年轻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后出现不适症状。经典型热射病是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导致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常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通常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1-2天后症状加重,可出现意识模糊、谵妄和昏迷等。大多数患者的体温升高可达40-42℃,也有少部分患者体温升高不明显,易被误诊为感染性疾病。
据了解,王奶奶有脑萎缩病史,平时生活能自理,发病前没有使用空调和电风扇,有盖被睡觉的习惯,高龄、室温高、通风差是导致王奶奶严重中暑的原因。
成洪表示,高温天气应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外出时注意做好防晒措施,戴遮阳帽、穿宽松浅色衣物,使用防晒霜等;要少量多次饮水,出汗多时可适量补充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保持环境凉爽,室内开空调或风扇加强空气对流,对于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应每天探视。高温天气下,如果出现高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等症状时,要高度警惕是否是热射病早期表现,及时送医治疗,避免导致不可逆的器官损伤。
记者:赵玲;通讯员:周亚冉 管杰 李成
编辑:廖双玉|校对:王怡雯
责编:严巍|审核:刘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