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小暑时节,在湖北襄阳鱼梁洲的地标“爱心林”中,一株株新绿向上生长,一簇簇紫薇花开正浓,翠绿的树林称托着红色的花朵,像朵朵爱心在林中绽放,这独特的景观成为襄阳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2025年7月7日湖北襄阳鱼梁洲“爱心林”
“爱心林”茁壮成长 襄阳最美风景
2020年3月19日,为了永远铭记援襄医疗队在襄阳抗击新冠疫情的无私奉献和生死相托,表达600多万襄阳人民的无限感恩与崇高敬意,辽宁、宁夏、福建援襄医疗队代表和部分襄阳市民代表一起,挥锹铲土,提水浇灌,共同种下了一片抗疫“爱心林”,纪念这段并肩战“疫”的经历。
2020年3月19日援襄医疗队和市民一起种植“爱心林”
位于襄阳鱼梁洲的“爱心纪念林”面积22.5亩,设计为“爱心”形状,五角枫和紫薇树共有2020棵,寓意为“爱你爱你”,象征援襄医疗队和襄阳人民的深情厚谊。“爱心林”内种植了五角枫和紫薇:五角枫,其叶形像五角星,象征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紫薇树,紫薇花是襄阳市花,花期特别长,寓意襄阳人民永远感恩援襄医疗队的一片红心。
2020年3月19日援襄医疗队在“爱心林”种植树木
辽宁、宁夏、福建援襄医疗队的654名队员,每位都有一棵专属于自己的树木,每棵树都悬挂着特制金属铭牌,采用防腐蚀工艺雕刻种植者的姓名与祝福,作为援襄战疫经历的永久纪念,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他们的感人事迹,以及每一棵树与白衣战士的特殊情缘。
援襄医疗队在“爱心林”的专属铭牌
此后,援襄医疗队队员们撤离襄阳。这片“爱心林”,见证了逆行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也承载了他们的祝福和期盼。如今,象征四省人民同舟共济的“爱心林”枝繁叶茂,紫薇花开,它凝聚着全民战疫的深情厚谊,承载着“伟大抗疫精神”的光辉印记。
2020年7月湖北襄阳鱼梁洲“爱心林”紫薇花开
近年来,援襄医疗队队员陆续回襄“探亲”。2024年11月,宁夏医疗工作人员重游“爱心林”,看到当年小小的树苗如今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非常惊喜和激动。“没想到长得这么高,这么壮了!”“看到它活得好好的,还长得这么好,心里特别暖,特别感动。”
2024年11月宁夏医疗队员找到自己曾经种下的树木
宁夏回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郝晓明根据树木上悬挂的“身份证”,寻找自己种下的树木。他说:“这棵是2020年我亲手种的树,现在茁壮成长,和这几天看到的襄阳一样,变化很大。襄阳变得更宜居、更美好了。我们宁夏医疗工作人员将会把与襄阳合作交流的情谊传承下去,促进两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两地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这片“爱心林”,是感恩的象征,更是精神的传承。这片用心用力栽种、用爱用情浇灌的“爱心林”将会根深叶茂、常青不衰。
一个党员一棵树 一个支部一片林
疫情期间,襄阳的医护人员和援襄医疗队共同守护着这座城,书写着“援襄英雄传”。襄阳人记住了——鱼梁洲上的那片“爱心林”就是见证。时隔五年,“爱心林”已茁壮成长,绿树成荫,襄阳人用心呵护着这片纪念林,铭记这段援襄情。
2025年7月7日“爱心林”紫薇花开正盛
援襄医疗团队离开襄阳后,襄阳人用心呵护着这片“爱心林”。“爱心林”养护单位负责人南文玲表示:“这片林对襄阳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们养护时特别用心,冬季时通过涂白树干、修剪树枝、施肥等方式,确保树木安全过冬;春天时挖排水沟、松土。”
养护工作人员定期清理维护“爱心林”
襄阳市鱼梁洲还采用“一个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管理方式,加强对纪念林的养护。鱼梁洲管委会及相关单位的党支部,主动认领纪念林中的一片区域。支部内的党员每人认领一棵树,作为自己的“责任树”,承担起日常巡查、基础养护、情况上报。
2025年7月7日湖北襄阳鱼梁洲“爱心林”
襄阳鱼梁洲经济开发区园区旅游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伟键介绍:“养护这片林,对我们而言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情感的寄托。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位退休的老党员志愿者,几乎每周都来看看他负责的那棵代表辽宁医疗队的树,夏天给它绑防晒布,冬天给它裹防寒草绳,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他说,这棵树代表的是救过我们命的恩人,我得替襄阳人民把它看护好。”
一个党员一棵树,一个支部一片林。这个机制将党性教育、感恩传承与生态养护紧密结合。党员在亲手呵护这些象征感恩与生命的树木过程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抗疫精神的伟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它让每一棵树都得到了更精细化、充满感情的照料,也让这片纪念林成为党员锤炼党性、服务群众、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实践基地。
持续加大医疗投入 完善卫生体系建设
疫情期间,湖北是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襄阳是打赢阻击战的重要阵地。而这片“爱心林”作为抗疫精神的历史见证,不仅承载着全民团结抗疫的集体记忆,更转化为推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持久动力。自2021年以来,为打造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湖北样板”,襄阳持续加大医疗卫生投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目前,鄂西北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已建设完成,正在进行竣工验收工作。市急救中心消防验收已完成,已正式搬迁入住。
鄂西北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项目建设现场
鄂西北(襄阳)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是全省布局的四大疫情救治基地之一,也是襄阳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点推进项目。该基地设置1000张标准传染病床位,并预留500张快速搭建床位空间。基地建成后,将整合襄阳市职业病防治院、结核病防治院、传染病医院等专业传染病救治医疗资源,由襄阳市中心医院统筹管理运营,平时承担全市普通传染性疾病诊疗和传染病科研培训任务,遇有重大疫情时,立即整体转换为传染性疾病救治病区,开展全市乃至鄂西北片区重大传染病的防控救治工作,承担湖北省区域性重大疫情救治任务。
疾控中心迁建项目现场
襄阳市新疾控中心建成在即,包括新建一栋7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与准备中心、一栋8层卫生检测与检验中心、一栋3层疾病预防与健康促进中心、一栋5层公共卫生培训与保障中心。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共卫生屏障、完善卫生健康体系,为城市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的医疗支撑,有效提升襄阳疾病预防与公共卫生科研水平和服务能力。
襄阳市急救中心新址
襄阳市急救中心迁建项目作为全市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的重点建设项目,已于2025年3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此次该迁建充分考虑急救工作的特殊性与高效性,将硬件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了襄阳市急救效率和服务质量,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抗疫精神是凝聚全民力量的旗帜,爱心林是并肩战疫的情义见证,医疗建设则是守护生命的坚固堡垒。当三者交织共鸣,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曙光。从抗疫战场上白衣执甲的逆行身影,到爱心林里全民共植的温暖接力,再到医疗建设中智慧与服务的深度融合,这些生动实践共同勾勒出守护生命健康的立体图景。
未来,襄阳将继续以抗疫精神为动力,以爱心凝聚共识,以医疗建设筑牢根基,让生命至上的理念在每一寸土地上生长,让守护健康的信念如同“爱心林”般四季常青,共同书写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时代新篇。
记者:王晓 井睿智
编辑:王晓|校对:赵文丽
审核:蔡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