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炙烤模式持续开启
汉江滩涂、水库岸边挤满了追凉的人
但你知道吗?
就在你踩水、摸鱼、吹江风的时候
有群人正顶着近40℃高温,
巴不得把“防溺水”三个字
刻进每个人心里
襄阳公安,这波守护,拼了!
快乐水岸的沙滩上,警艇 “突突” 地在水面巡逻,守护着密密麻麻戏水的群众。喇叭里的提醒循环播放:“带娃的家长看紧点!别顾着玩手机!”
鱼梁洲公安在快乐水岸等玩水热点区域,日均巡逻200余次,喇叭循环喊安全;重点水域设警戒线、警示牌,50余处救生圈、救生竹竿随时待用。更联合船主、游泳爱好者组建救援队,实战演练不停歇,确保“闻警即动,救助为先”。
汉江襄城段的傍晚,总有人拿着小喇叭来回晃。“水深得很!脚滑下去就麻烦了啊!”巡防民警的嗓子喊得发哑,可眼睛却瞪得溜圆 ,就怕哪个娃娃偷偷往深水区钻。
老龙堤是襄城防溺水重点区域,巡防民警顶着烈日穿梭江边,聚焦傍晚高发时段加密巡查。“高频次巡逻 + 小喇叭宣传 + 现场劝离 + 社区宣教”四位一体模式发力,50回把戏水的人“拎”回安全区,10余场宣传会开得像唠家常,500张传单塞到大爷大妈手里,让安全防线牢牢扎在汉江岸边。
“这下谁敢野游,先看看边上的‘救命家伙’!”面对保康县复杂水域环境,公安民警联动村干部、网格员等织密安全网。11个乡镇派出所民警翻山越岭查隐患,给32处塘堰挂上警示牌。
周末的村口,红马甲志愿者追着小孩儿喊:“莫往河边蹦!”127支志愿巡逻队驻守重点水域,250回把野游的人“赶”上岸。托管班里,民警演着溺水情景剧,吓得小朋友攥紧拳头,家长群里,防溺水提示发得比买菜群还勤……
“以前守边疆,现在守乡亲!”谷城的夜,河边总晃着几束强光,那是“老兵巡逻队”的手电筒!穿红马甲的退役军人跟民警并肩作战,在重点河段巡查宣防。
在谷城县盛康镇,针对夜间时段管理相对薄弱的问题,当地派出所联合退役军人服务站,组建了多支“老兵防溺水巡逻队”。夜幕降临,这些身着红马甲的“老兵”们和民警一道,在重点河段、水库沿岸巡查。有效震慑了违规野泳行为,及时劝阻夜间涉水活动,填补了安全守护的“时间盲区”。
老河口的汉江上空,总盘旋着个“小蜜蜂”—— 无人机嗡嗡响,镜头一扫:“喂!那俩学生娃,赶紧上来!”5分钟后,民警骑着摩托“嗖”地赶到,将两名小孩安全带离。
不止如此,老河口公安日均派出22个巡组,结合水上巡逻艇、视频监控等24小时不间断开展水域及周边动态巡防,及时劝阻野钓、野泳、戏水等危险行为,针对留守儿童主动开展“线上+线下”宣防工作,最大限度守护溺水高发群体的安全。
编辑:李燕飞|校对:赵文丽
审核:蔡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