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2568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马路中央的高温营救:38℃下,这群互不相识的人破窗跪地救人 [editor] => 李潇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08 18:15:12 [published] => 2025-07-08 18:15:12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2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8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7月5日,襄阳,38℃高温炙烤着路面,滚烫的沥青蒸腾着灼人热气。

17时27分许,在樊城区春园西路襄阳市妇幼保健院门前的十字路口,一声刺耳的追尾撞击后,景象却令人心悬——一辆白色新能源SUV死死抵住前方的一辆黄色皮卡车,前轮却仍在疯狂空转!刺耳的摩擦声伴随浓烈的橡胶焦糊味弥漫开来,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腾起缕缕青烟。

被追尾的黄色皮卡车是国网襄阳樊城供电中心的电力抢修车,开车的司机是潘祥耀。据潘祥耀介绍,追尾发生后,他感到后方车辆仍有推力,通过后视镜观察发现:SUV司机身体僵硬、剧烈抽搐、口吐白沫,疑似疾病发作;SUV的油门疑似被踩下,车辆一直处于加速状态。

发现异常后,潘祥耀牢牢踩住刹车、拉起手刹,抵住后方SUV,防止车辆冲入前方过马路的人群或旁边医院。随车的同事陶宏伟赶忙下车,试图通过拍打车门车窗唤醒SUV的驾驶员,但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陶宏伟开始招呼周边的路人过来帮忙。

紧急万分的时候,13路公交司机葛菲驾驶公交车停在了右边。此时,葛菲也发现了异常。陶宏伟上前说明情况后,葛菲当即拿起车上的应急撬杠冲了上去,然后用力敲打SUV车窗。

“哐!哐!” 几声脆响,坚固的玻璃应声碎裂。灼热空气中,这果断的破窗声如同救援的号角,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勇气。众人一拥而上,合力拉开车门。

一位热心市民麻利地将后排座椅上哭泣的孩子抱了出来,挪到路边阴凉处,安抚着他的情绪。

此时驾驶员仍在口吐白沫,另一位热心市民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将手指放入驾驶员的口中,防止他无意识咬伤舌头。潘祥耀则紧急拨打110、120。葛菲见众人已有序施救,便悄然返回驾驶座,载着乘客默默驶向下一站。

很快,民警和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经施救,驾驶员苏醒,并恢复正常。此时,大家注意到,跪地救人的热心市民,双膝被磨破,手指也被咬破,鲜血直流。

“我劝他去医院处理一下,他甩了甩流血的手指,连说‘没事’。”潘祥耀告诉记者。

此时,另一位热心市民将孩子送到已恢复正常的驾驶员身边。

这场高温下的生命接力,被公交车内乘客的手机完整记录。当视频在7月7日由襄阳融媒体发布后,瞬间点燃网络:近8万点赞,1300多条致敬评论,热榜“襄阳榜TOP1”的位置被这份朴实的英勇牢牢占据。网友盛赞:“公交师傅经验足,一看就知情况不对,冲上去救人,真英雄!”“黄色皮卡车功不可没!”“热心路人很给力!”

当赞誉如潮水般涌来时,葛菲,这位有着17年驾龄的45岁公交司机却只是腼腆地摆摆手:“都是小事情啊,真的是小事情。别说我是公交司机,在路上遇到这样的事,哪个热心市民都会伸手帮一把。”这朴实话语正是他刻进骨子里的底色。襄阳公交集团第五分公司工会主席王胜感叹:“葛菲工作积极,热心快肠。我们一直在提倡‘日行一善’,他是在用行动书写。”

侠义之城的热血,在平凡英雄的血管中流淌。葛菲的“小事情”清单上,还记录着另一场化险为夷:2023年的一天,葛菲驾驶公交车行至襄城十字街附近时,发现一辆山东牌照的私家车撞在旁边的花坛上,地上流了一摊油,而车辆引擎盖已开始冒烟。他赶紧停车,拎起灭火器就下车施救,阻止了可能的燃爆。

跟葛菲一样,救人之后,潘祥耀却说:“这是小事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该做的。”

葛菲、潘祥耀眼中的“小事情”,网友们却认为不“小”。他们评论:“在酷暑与危难交织的十字路口,撬杠击碎的不只是冰冷的车窗,更是危急时刻人与人之间的藩篱。”“那撬杠砸向玻璃的每一击,都是在高温灼烤的沥青路上,凿出的人性至善的闪光印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首席记者:李兴会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5a41603c9fef8255fbbbeaacec11ba0e.png [id] => 3604963 [ratio] => 1.3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2568.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2568.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李兴会 [author] => 李兴会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5a41603c9fef8255fbbbeaacec11ba0e.png [id] => 3604963 [ratio] => 1.37 ) ) [oldpv] => 386 [all_pv] => 0 ) 1

马路中央的高温营救:38℃下,这群互不相识的人破窗跪地救人

©原创   2025-07-08 18:15  


7月5日,襄阳,38℃高温炙烤着路面,滚烫的沥青蒸腾着灼人热气。

17时27分许,在樊城区春园西路襄阳市妇幼保健院门前的十字路口,一声刺耳的追尾撞击后,景象却令人心悬——一辆白色新能源SUV死死抵住前方的一辆黄色皮卡车,前轮却仍在疯狂空转!刺耳的摩擦声伴随浓烈的橡胶焦糊味弥漫开来,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腾起缕缕青烟。

被追尾的黄色皮卡车是国网襄阳樊城供电中心的电力抢修车,开车的司机是潘祥耀。据潘祥耀介绍,追尾发生后,他感到后方车辆仍有推力,通过后视镜观察发现:SUV司机身体僵硬、剧烈抽搐、口吐白沫,疑似疾病发作;SUV的油门疑似被踩下,车辆一直处于加速状态。

发现异常后,潘祥耀牢牢踩住刹车、拉起手刹,抵住后方SUV,防止车辆冲入前方过马路的人群或旁边医院。随车的同事陶宏伟赶忙下车,试图通过拍打车门车窗唤醒SUV的驾驶员,但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陶宏伟开始招呼周边的路人过来帮忙。

紧急万分的时候,13路公交司机葛菲驾驶公交车停在了右边。此时,葛菲也发现了异常。陶宏伟上前说明情况后,葛菲当即拿起车上的应急撬杠冲了上去,然后用力敲打SUV车窗。

“哐!哐!” 几声脆响,坚固的玻璃应声碎裂。灼热空气中,这果断的破窗声如同救援的号角,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勇气。众人一拥而上,合力拉开车门。

一位热心市民麻利地将后排座椅上哭泣的孩子抱了出来,挪到路边阴凉处,安抚着他的情绪。

此时驾驶员仍在口吐白沫,另一位热心市民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将手指放入驾驶员的口中,防止他无意识咬伤舌头。潘祥耀则紧急拨打110、120。葛菲见众人已有序施救,便悄然返回驾驶座,载着乘客默默驶向下一站。

很快,民警和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经施救,驾驶员苏醒,并恢复正常。此时,大家注意到,跪地救人的热心市民,双膝被磨破,手指也被咬破,鲜血直流。

“我劝他去医院处理一下,他甩了甩流血的手指,连说‘没事’。”潘祥耀告诉记者。

此时,另一位热心市民将孩子送到已恢复正常的驾驶员身边。

这场高温下的生命接力,被公交车内乘客的手机完整记录。当视频在7月7日由襄阳融媒体发布后,瞬间点燃网络:近8万点赞,1300多条致敬评论,热榜“襄阳榜TOP1”的位置被这份朴实的英勇牢牢占据。网友盛赞:“公交师傅经验足,一看就知情况不对,冲上去救人,真英雄!”“黄色皮卡车功不可没!”“热心路人很给力!”

当赞誉如潮水般涌来时,葛菲,这位有着17年驾龄的45岁公交司机却只是腼腆地摆摆手:“都是小事情啊,真的是小事情。别说我是公交司机,在路上遇到这样的事,哪个热心市民都会伸手帮一把。”这朴实话语正是他刻进骨子里的底色。襄阳公交集团第五分公司工会主席王胜感叹:“葛菲工作积极,热心快肠。我们一直在提倡‘日行一善’,他是在用行动书写。”

侠义之城的热血,在平凡英雄的血管中流淌。葛菲的“小事情”清单上,还记录着另一场化险为夷:2023年的一天,葛菲驾驶公交车行至襄城十字街附近时,发现一辆山东牌照的私家车撞在旁边的花坛上,地上流了一摊油,而车辆引擎盖已开始冒烟。他赶紧停车,拎起灭火器就下车施救,阻止了可能的燃爆。

跟葛菲一样,救人之后,潘祥耀却说:“这是小事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该做的。”

葛菲、潘祥耀眼中的“小事情”,网友们却认为不“小”。他们评论:“在酷暑与危难交织的十字路口,撬杠击碎的不只是冰冷的车窗,更是危急时刻人与人之间的藩篱。”“那撬杠砸向玻璃的每一击,都是在高温灼烤的沥青路上,凿出的人性至善的闪光印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首席记者:李兴会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