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襄阳,38℃高温炙烤着路面,滚烫的沥青蒸腾着灼人热气。
17时27分许,在樊城区春园西路襄阳市妇幼保健院门前的十字路口,一声刺耳的追尾撞击后,景象却令人心悬——一辆白色新能源SUV死死抵住前方的一辆黄色皮卡车,前轮却仍在疯狂空转!刺耳的摩擦声伴随浓烈的橡胶焦糊味弥漫开来,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腾起缕缕青烟。
被追尾的黄色皮卡车是国网襄阳樊城供电中心的电力抢修车,开车的司机是潘祥耀。据潘祥耀介绍,追尾发生后,他感到后方车辆仍有推力,通过后视镜观察发现:SUV司机身体僵硬、剧烈抽搐、口吐白沫,疑似疾病发作;SUV的油门疑似被踩下,车辆一直处于加速状态。
发现异常后,潘祥耀牢牢踩住刹车、拉起手刹,抵住后方SUV,防止车辆冲入前方过马路的人群或旁边医院。随车的同事陶宏伟赶忙下车,试图通过拍打车门车窗唤醒SUV的驾驶员,但是没有任何反应。于是,陶宏伟开始招呼周边的路人过来帮忙。
紧急万分的时候,13路公交司机葛菲驾驶公交车停在了右边。此时,葛菲也发现了异常。陶宏伟上前说明情况后,葛菲当即拿起车上的应急撬杠冲了上去,然后用力敲打SUV车窗。
“哐!哐!” 几声脆响,坚固的玻璃应声碎裂。灼热空气中,这果断的破窗声如同救援的号角,瞬间点燃了大家的勇气。众人一拥而上,合力拉开车门。
一位热心市民麻利地将后排座椅上哭泣的孩子抱了出来,挪到路边阴凉处,安抚着他的情绪。
此时驾驶员仍在口吐白沫,另一位热心市民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将手指放入驾驶员的口中,防止他无意识咬伤舌头。潘祥耀则紧急拨打110、120。葛菲见众人已有序施救,便悄然返回驾驶座,载着乘客默默驶向下一站。
很快,民警和120急救人员赶到现场。经施救,驾驶员苏醒,并恢复正常。此时,大家注意到,跪地救人的热心市民,双膝被磨破,手指也被咬破,鲜血直流。
“我劝他去医院处理一下,他甩了甩流血的手指,连说‘没事’。”潘祥耀告诉记者。
此时,另一位热心市民将孩子送到已恢复正常的驾驶员身边。
这场高温下的生命接力,被公交车内乘客的手机完整记录。当视频在7月7日由襄阳融媒体发布后,瞬间点燃网络:近8万点赞,1300多条致敬评论,热榜“襄阳榜TOP1”的位置被这份朴实的英勇牢牢占据。网友盛赞:“公交师傅经验足,一看就知情况不对,冲上去救人,真英雄!”“黄色皮卡车功不可没!”“热心路人很给力!”
当赞誉如潮水般涌来时,葛菲,这位有着17年驾龄的45岁公交司机却只是腼腆地摆摆手:“都是小事情啊,真的是小事情。别说我是公交司机,在路上遇到这样的事,哪个热心市民都会伸手帮一把。”这朴实话语正是他刻进骨子里的底色。襄阳公交集团第五分公司工会主席王胜感叹:“葛菲工作积极,热心快肠。我们一直在提倡‘日行一善’,他是在用行动书写。”
侠义之城的热血,在平凡英雄的血管中流淌。葛菲的“小事情”清单上,还记录着另一场化险为夷:2023年的一天,葛菲驾驶公交车行至襄城十字街附近时,发现一辆山东牌照的私家车撞在旁边的花坛上,地上流了一摊油,而车辆引擎盖已开始冒烟。他赶紧停车,拎起灭火器就下车施救,阻止了可能的燃爆。
跟葛菲一样,救人之后,潘祥耀却说:“这是小事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我该做的。”
葛菲、潘祥耀眼中的“小事情”,网友们却认为不“小”。他们评论:“在酷暑与危难交织的十字路口,撬杠击碎的不只是冰冷的车窗,更是危急时刻人与人之间的藩篱。”“那撬杠砸向玻璃的每一击,都是在高温灼烤的沥青路上,凿出的人性至善的闪光印记。”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首席记者:李兴会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