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243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1项技术引来5亿投资,襄阳科技招商“养成记” [editor] => 贾可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08 09:46:57 [published] => 2025-07-08 09:46:57 [modified] => 2025-07-08 11:31:30 [digg] => 1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887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1项技术,引来5亿元投资,未来可创造数十亿元销售......,襄阳这座正在崛起的科创高地究竟有何魅力,让企业甘愿砸下真金白银,扎根落地呢?“以小牵大”,用来形容襄阳在科技招商方面的“养成之路”,恰如其分。

一对矛盾,擦出火花

当“创新链”遇见“产业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襄阳高新区,湖北楚云机电智能配电装备产业项目已进入施工期。而引出项目之初,却是从一对矛盾开始。    

环网柜是电力系统节能和优化运行的重要装备,其中又分为气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两种。以往,我国多采用六氟化硫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可以有效吸收高压断路器断开时产生的电弧能量,保护设备,降低触电和火灾的风险。

但缺点也很明显,六氟化硫产生的环境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900倍,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测和回收处理。要让电力系统绿色环保,就需要解决这一矛盾,让一种新型环保气体介质取而代之。

技术的需求,往往也意味着产业的蓝海。2021年,专注于智能电网的楚云机电和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通过高新区重大科技攻关揭榜大赛联系在了一起。

当学界“大脑”产业“沃土”政策“支撑”,三排联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新型环保气体环网柜在襄阳落地。经过2年多的挂网运行,正式获得电力系统的认可,也由此造就着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产业项目。

以小撬大,“养成之路”

项目成功的支撑往往都藏在细节里。201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正式落地,先进技术和市场的空间距离大幅拉近;研发团队与企业主体成功对接,政府给予研发资金真金白银支持,推动项目变现;技术产业化前夜,政府居间引导,促进研发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让发展共享。

从政府招商来看,政府提供的都是政策、环境和支持,只不过核心从项目,变成了技术,从招引过渡成了养成,用科技把招商粘度,转化成了产业的根植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耐心资本,解决企业“缺长钱”的问题。但是,资本的脾气是多样的,有的脾气比较急、只看重眼前、喜欢“快进快出”,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就想转身离开,这样的资本显然不适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改变资本的这个脾气,就需要让资本看到前景。找到蓝海,而科技招商就要这一重要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将发挥重要的协调、统筹、支撑作用,需要从招商的运动员变成发展的服务员,支持企业在耐心资本的长期陪跑下,全身心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当资本有了耐心,创新有了归属,政策有了发力点,产业之路也就会越走越宽。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策划: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

记者:张晋 吴竞成 李随群

编辑:贾可 杨易钶(实习生) | 校对:刘斌贝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用科技把招商粘度,转化成了产业的根植度。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7/a699b7925b9d5fbebd0bf398d7397f15.png [id] => 3604409 [ratio] => 0.4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243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243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张晋,吴竞成,李随群 [author] => 张晋,吴竞成,李随群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7/a699b7925b9d5fbebd0bf398d7397f15.png [id] => 3604409 [ratio] => 0.46 ) ) [oldpv] => 1024 [all_pv] => 0 ) 1

1项技术引来5亿投资,襄阳科技招商“养成记”

2025-07-08 09:46   襄阳融媒体中心  


1项技术,引来5亿元投资,未来可创造数十亿元销售......,襄阳这座正在崛起的科创高地究竟有何魅力,让企业甘愿砸下真金白银,扎根落地呢?“以小牵大”,用来形容襄阳在科技招商方面的“养成之路”,恰如其分。

一对矛盾,擦出火花

当“创新链”遇见“产业链”,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在襄阳高新区,湖北楚云机电智能配电装备产业项目已进入施工期。而引出项目之初,却是从一对矛盾开始。    

环网柜是电力系统节能和优化运行的重要装备,其中又分为气体绝缘和固体绝缘两种。以往,我国多采用六氟化硫作为气体绝缘介质,可以有效吸收高压断路器断开时产生的电弧能量,保护设备,降低触电和火灾的风险。

但缺点也很明显,六氟化硫产生的环境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3900倍,使用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测和回收处理。要让电力系统绿色环保,就需要解决这一矛盾,让一种新型环保气体介质取而代之。

技术的需求,往往也意味着产业的蓝海。2021年,专注于智能电网的楚云机电和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通过高新区重大科技攻关揭榜大赛联系在了一起。

当学界“大脑”产业“沃土”政策“支撑”,三排联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新型环保气体环网柜在襄阳落地。经过2年多的挂网运行,正式获得电力系统的认可,也由此造就着这个总投资5亿元的产业项目。

以小撬大,“养成之路”

项目成功的支撑往往都藏在细节里。201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襄阳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正式落地,先进技术和市场的空间距离大幅拉近;研发团队与企业主体成功对接,政府给予研发资金真金白银支持,推动项目变现;技术产业化前夜,政府居间引导,促进研发团队以知识产权入股,让发展共享。

从政府招商来看,政府提供的都是政策、环境和支持,只不过核心从项目,变成了技术,从招引过渡成了养成,用科技把招商粘度,转化成了产业的根植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耐心资本,解决企业“缺长钱”的问题。但是,资本的脾气是多样的,有的脾气比较急、只看重眼前、喜欢“快进快出”,短期内看不到成果就想转身离开,这样的资本显然不适合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改变资本的这个脾气,就需要让资本看到前景。找到蓝海,而科技招商就要这一重要渠道。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将发挥重要的协调、统筹、支撑作用,需要从招商的运动员变成发展的服务员,支持企业在耐心资本的长期陪跑下,全身心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当资本有了耐心,创新有了归属,政策有了发力点,产业之路也就会越走越宽。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策划: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

记者:张晋 吴竞成 李随群

编辑:贾可 杨易钶(实习生) | 校对:刘斌贝

责编:李丹 | 审核:周嘉宾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