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1921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新闻特写:我眼中的万松 [editor] => 朱元心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05 14:21:03 [published] => 2025-07-05 14:21:03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1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3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35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今天(7月4日),武汉市公安局举行万松事迹座谈会,公安英烈万松的亲属与战友们围坐一堂,在深情追思中,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英雄万松。

深耕算法领域的万松,是许多人眼里的学霸,但在同学和队友的印象里,他却一直有强烈的能力恐慌,在全国公安系统还鲜少有人能规范地写数据分析报告时,万松就开始了钻研摸索,没有案例参考,就下“笨功夫”来琢磨。

武汉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民警 胡欣:我记得在2017年的时候,第一次写归元寺安保的分析报告。万松同志带着我们找了近三年的监控录像。我们一帧帧地去分析里面的人数。那份报告里268个数据,有一个地方挪了0.1%,他就跟我说不要小看这0.1%,这0.1%可能就意味着几百人的安全隐患。

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队副支队长 胡骥:大数据支队成立以后,他跟我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能力恐慌。那时候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跟现在是有很大的区别,他需要很多跨学科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以前在高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能力恐慌不停地鞭策他,去掌握新的知识。

王国栋和万松共事了九年,作为后辈的他,一直喊万松叫“万大”,是指导同事的技术大拿,也是关照同事的热心大哥。

万松同事 王国栋:我的参警经验不足,被领导批评了 。“万大”就亲自过来了,他说不是这个小孩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没有教透。他的抽屉里经常放一些小饼干,晚上加班,他每次都能给我们一些零食,来给大家聊一聊,大家干劲又来了。

高波如今已经调离万松的队伍,但在协助分局破案时,常用的还是万松当年教的办法。

武汉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民警 高波:是他手把手地进行教导,他将自己的数据侦查思维,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逐渐成为市级科技信息化应用的相关能手。在我印象中,他的办公室的门是永远开着的,他桌上的台灯也一直亮着。如今,这盏台灯已经熄灭了,但是他所散发出的光芒,永远照在我们心中。

座谈会现场,万松的妻子张熙几度哽咽,旁人眼中的硬汉警官,在她看来也是一个儒雅、深情的好丈夫、好爸爸。

万松妻子 张女士:他一旦不工作的时候,有时间的话,他给予老人、孩子和我的时间是非常多的。每个节假日他基本在一线,但在孩子心目当中,从来没感觉到父爱的缺失。这结婚21年,我们两个人从来没能够真正地吵起架来。亲戚、朋友、同学都知道,每次我要是有不高兴的时候,他都是第一个低头的人。我们家亲戚跟我说,有时候可能他帮我们亲戚家跑个腿、帮个忙,他每次都做了,但是我都不知道,默默无闻地为家人做了很多。

来源:长江云

编辑:朱元心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507/8911bd4be753f8ed3975e1a9fee7711c.png [id] => 31080965 [ratio] => 0.56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1921.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1921.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长江云 ) [2] => Array ( [0] => 支队 [1] => 0.1 [2] => 武汉市公安局 [3] => 万松 [4] => 高波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008/202507/8911bd4be753f8ed3975e1a9fee7711c.png [id] => 31080965 [ratio] => 0.56 ) ) [oldpv] => 56 [all_pv] => 0 ) 1

新闻特写:我眼中的万松

2025-07-05 14:21   长江云  

今天(7月4日),武汉市公安局举行万松事迹座谈会,公安英烈万松的亲属与战友们围坐一堂,在深情追思中,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英雄万松。

深耕算法领域的万松,是许多人眼里的学霸,但在同学和队友的印象里,他却一直有强烈的能力恐慌,在全国公安系统还鲜少有人能规范地写数据分析报告时,万松就开始了钻研摸索,没有案例参考,就下“笨功夫”来琢磨。

武汉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民警 胡欣:我记得在2017年的时候,第一次写归元寺安保的分析报告。万松同志带着我们找了近三年的监控录像。我们一帧帧地去分析里面的人数。那份报告里268个数据,有一个地方挪了0.1%,他就跟我说不要小看这0.1%,这0.1%可能就意味着几百人的安全隐患。

武汉市公安局出入境支队副支队长 胡骥:大数据支队成立以后,他跟我谈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能力恐慌。那时候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跟现在是有很大的区别,他需要很多跨学科的能力。这些都是他以前在高校期间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能力恐慌不停地鞭策他,去掌握新的知识。

王国栋和万松共事了九年,作为后辈的他,一直喊万松叫“万大”,是指导同事的技术大拿,也是关照同事的热心大哥。

万松同事 王国栋:我的参警经验不足,被领导批评了 。“万大”就亲自过来了,他说不是这个小孩的责任,是我的责任,没有教透。他的抽屉里经常放一些小饼干,晚上加班,他每次都能给我们一些零食,来给大家聊一聊,大家干劲又来了。

高波如今已经调离万松的队伍,但在协助分局破案时,常用的还是万松当年教的办法。

武汉市公安局科信支队民警 高波:是他手把手地进行教导,他将自己的数据侦查思维,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逐渐成为市级科技信息化应用的相关能手。在我印象中,他的办公室的门是永远开着的,他桌上的台灯也一直亮着。如今,这盏台灯已经熄灭了,但是他所散发出的光芒,永远照在我们心中。

座谈会现场,万松的妻子张熙几度哽咽,旁人眼中的硬汉警官,在她看来也是一个儒雅、深情的好丈夫、好爸爸。

万松妻子 张女士:他一旦不工作的时候,有时间的话,他给予老人、孩子和我的时间是非常多的。每个节假日他基本在一线,但在孩子心目当中,从来没感觉到父爱的缺失。这结婚21年,我们两个人从来没能够真正地吵起架来。亲戚、朋友、同学都知道,每次我要是有不高兴的时候,他都是第一个低头的人。我们家亲戚跟我说,有时候可能他帮我们亲戚家跑个腿、帮个忙,他每次都做了,但是我都不知道,默默无闻地为家人做了很多。

来源:长江云

编辑:朱元心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