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1485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正式通过验收 [editor] => 董子川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03 13:34:19 [published] => 2025-07-03 13:34:19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2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2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27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7月3日,记者从襄阳市大数据中心了解到,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正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襄阳档案管理智能化、规范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在数字中国建设大背景下,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于2022年7月将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纳入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共建共享、集约高效、安全可靠”模式,推动全市档案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智能化转型。该项目由襄阳市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重点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需求,为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襄阳方案”。

全链条智慧平台彰显创新特色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围绕“服务实战、支撑长远”目标,突出“实用管用”原则,构建了覆盖预归档、集中管理、共享利用等全流程的功能体系。

——在线预归档处理中心,实现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对接协同办公、审批等平台,实现电子文件预归档处理,并预留多平台标准接口,为后续扩展奠定基础。

——档案室一体化管理平台,创新采用“单点登录”便捷操作,连接本级党政机关立档单位,集成电子档案集中管理、移交接收、共享利用、行政监督及虚拟库房等核心功能,支持与OA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对接。

——智能应用支撑平台,集成光学字符识别(OCR)、全文检索、版式文件系统等工具,强化档案处理智能化能力,大幅提升档案处理效率。

——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强化系统备份与数据迁移,部署备份一体机保障数据安全,协助市本级立档单位完成历史数据迁移,确保档案资源“应归尽归”。

多重效益凸显示范价值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历经部署初验、试运行、阶段性验收,以及人员培训等环节,并正式通过验收。项目的应用成效已在经济、社会、管理等多维度显现。

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统建云平台模式,避免各单位重复投入自建系统,显著降低财政支出;同时,线上移交取代传统线下模式,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搭建了行政审批类电子文件“一键归档、在线移交”全流程管理平台,制定可复制的归档信息包标准,探索“单轨单套制+双轨单套制”创新模式,为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提供实践样本。

在管理效益方面,项目通过“互联网+监管”手段,推动档案监督指导融入业务全流程,助力档案管理向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升级。

标杆效应助推全域覆盖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在试运行期间,先后配合档案部门支撑数字档案馆(室)预检等多项工作。

2024年,该平台荣获“中国数字政府数字化转型典型创新成果奖”。全市73个单位89名档案员参与平台实操培训,48个市直单位及襄州区多家单位已接入使用平台。

下一步,襄阳市大数据中心会同档案部门持续深化平台应用,推动更多单位接入使用,以档案管理现代化助力“数字政府”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档案信息支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丨通讯员:任佳雨 都鹏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7e9a13d745da730db7fd3e521afbd368.jpg [id] => 3600734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1485.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1485.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朱科 [author] => 朱科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7e9a13d745da730db7fd3e521afbd368.jpg [id] => 3600734 [ratio] => 0.57 ) ) [oldpv] => 644 [all_pv] => 0 ) 1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正式通过验收

©原创   2025-07-03 13:34  

7月3日,记者从襄阳市大数据中心了解到,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正式通过验收,这标志着襄阳档案管理智能化、规范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在数字中国建设大背景下,襄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于2022年7月将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纳入信息化和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旨在通过“共建共享、集约高效、安全可靠”模式,推动全市档案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智能化转型。该项目由襄阳市大数据中心统筹推进,重点解决行政事业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需求,为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襄阳方案”。

全链条智慧平台彰显创新特色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围绕“服务实战、支撑长远”目标,突出“实用管用”原则,构建了覆盖预归档、集中管理、共享利用等全流程的功能体系。

——在线预归档处理中心,实现电子文件“前端控制”,对接协同办公、审批等平台,实现电子文件预归档处理,并预留多平台标准接口,为后续扩展奠定基础。

——档案室一体化管理平台,创新采用“单点登录”便捷操作,连接本级党政机关立档单位,集成电子档案集中管理、移交接收、共享利用、行政监督及虚拟库房等核心功能,支持与OA系统统一身份认证对接。

——智能应用支撑平台,集成光学字符识别(OCR)、全文检索、版式文件系统等工具,强化档案处理智能化能力,大幅提升档案处理效率。

——数据安全保障系统,强化系统备份与数据迁移,部署备份一体机保障数据安全,协助市本级立档单位完成历史数据迁移,确保档案资源“应归尽归”。

多重效益凸显示范价值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自启动建设以来,历经部署初验、试运行、阶段性验收,以及人员培训等环节,并正式通过验收。项目的应用成效已在经济、社会、管理等多维度显现。

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统建云平台模式,避免各单位重复投入自建系统,显著降低财政支出;同时,线上移交取代传统线下模式,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在社会效益方面,项目搭建了行政审批类电子文件“一键归档、在线移交”全流程管理平台,制定可复制的归档信息包标准,探索“单轨单套制+双轨单套制”创新模式,为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提供实践样本。

在管理效益方面,项目通过“互联网+监管”手段,推动档案监督指导融入业务全流程,助力档案管理向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升级。

标杆效应助推全域覆盖

襄阳市档案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在试运行期间,先后配合档案部门支撑数字档案馆(室)预检等多项工作。

2024年,该平台荣获“中国数字政府数字化转型典型创新成果奖”。全市73个单位89名档案员参与平台实操培训,48个市直单位及襄州区多家单位已接入使用平台。

下一步,襄阳市大数据中心会同档案部门持续深化平台应用,推动更多单位接入使用,以档案管理现代化助力“数字政府”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档案信息支撑。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朱科丨通讯员:任佳雨 都鹏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