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136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曾都“民情会诊”让“村里事”成为“家家事” [editor] => 朱元心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7-02 19:40:31 [published] => 2025-07-02 19:40:31 [modified] => 0000-00-00 00:00:00 [digg] => 0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286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易雯 通讯员 余运来 徐凡景

“你来得挺早啊!”6月27日清晨,在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王家河社区东巷的小河边,看到旁边片区村民王萍骑车过来洗衣、洗菜,东巷村民纪成秀招呼道。

“新修的洗衣踏板好用,听说你和老伴、邻居出了不少力,真不错!”王萍夸赞道。纪成秀坦言:“咱们社区‘民情会诊’搞得好,大家提出问题一起商议,很快就解决了!”

此前,王家河岸边的洗衣踏板被河水冲毁,给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片区多、人口密、情况杂,以往接到群众诉求,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社区立马安排人做,村民的满意度却不高。”党的二十大代表、王家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顾娟说,如今在村民家门口开展“民情会诊”,“社区事”成了群众的“自家事”。

今年2月初的一天下午,顾娟等人到社区东巷“碰头会诊”。“趁现在河水浅,我们把岸边踏板修整一下,方便大家洗衣、洗菜。”村民纪成秀的提议得到众人响应。

“我们巷子任师傅是砌匠,做事细心,交给他做。”“纪成秀老伴郭师傅最近有空,可以来帮忙。”“李师傅是内行,让他来监督……”20余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当场把解决方案定下来。

第二天,受社区委托,纪成秀买来水泥和砂石,老伴郭明旺和邻居带着铁锹、铁铲,在河边热火朝天干了一天,新的洗衣踏板建好了。

这不仅方便了本片区村民,还引来其他片区村民“光顾”。西巷村民效仿东巷,自发将对面河岸的洗衣踏板修缮一新。

曾都区何店镇王家河社区西巷河边洗衣踏板修缮一新 通讯员徐凡景摄

“修整的是踏板,连通的是人心。”顾娟介绍,王家河社区通过“会诊”,让村民“拍板”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曾都区推动各村、社区依托“民情会诊”,建立群众广泛参与、过程公开透明、成效由群众评判的常态化机制,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

6月初,何店镇椒藤河水库主渠道堵塞,当地1500亩农田面临灌溉难题。

通过“民情会诊”了解情况后,椒藤河村党支部联动水利部门,发动村民共同制定主干渠清淤方案。随后,40余名群众主动参与,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清淤工程,村民秋粮丰收得到全力保障。

曾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国介绍,今年以来,当地推动所有湾组建立村务公开点,“会诊”民情700余条,解决群众问题360余项。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朱元心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1919a51e8b1f75176bea9ce93ac4d916.jpeg [id] => 3600404 [ratio] => 0.6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136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136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author] => [terms] => Array ( [4] => Array ( [0] => 湖北日报 ) [1]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cn/a/10125/202507/1919a51e8b1f75176bea9ce93ac4d916.jpeg [id] => 3600404 [ratio] => 0.67 ) ) [oldpv] => 2 [all_pv] => 0 ) 1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曾都“民情会诊”让“村里事”成为“家家事”

2025-07-02 19:40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易雯 通讯员 余运来 徐凡景

“你来得挺早啊!”6月27日清晨,在随州市曾都区何店镇王家河社区东巷的小河边,看到旁边片区村民王萍骑车过来洗衣、洗菜,东巷村民纪成秀招呼道。

“新修的洗衣踏板好用,听说你和老伴、邻居出了不少力,真不错!”王萍夸赞道。纪成秀坦言:“咱们社区‘民情会诊’搞得好,大家提出问题一起商议,很快就解决了!”

此前,王家河岸边的洗衣踏板被河水冲毁,给周边村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我们片区多、人口密、情况杂,以往接到群众诉求,两委会、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社区立马安排人做,村民的满意度却不高。”党的二十大代表、王家河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顾娟说,如今在村民家门口开展“民情会诊”,“社区事”成了群众的“自家事”。

今年2月初的一天下午,顾娟等人到社区东巷“碰头会诊”。“趁现在河水浅,我们把岸边踏板修整一下,方便大家洗衣、洗菜。”村民纪成秀的提议得到众人响应。

“我们巷子任师傅是砌匠,做事细心,交给他做。”“纪成秀老伴郭师傅最近有空,可以来帮忙。”“李师傅是内行,让他来监督……”20余名村民你一言我一语,当场把解决方案定下来。

第二天,受社区委托,纪成秀买来水泥和砂石,老伴郭明旺和邻居带着铁锹、铁铲,在河边热火朝天干了一天,新的洗衣踏板建好了。

这不仅方便了本片区村民,还引来其他片区村民“光顾”。西巷村民效仿东巷,自发将对面河岸的洗衣踏板修缮一新。

曾都区何店镇王家河社区西巷河边洗衣踏板修缮一新 通讯员徐凡景摄

“修整的是踏板,连通的是人心。”顾娟介绍,王家河社区通过“会诊”,让村民“拍板”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赢得群众的满意和信任。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曾都区推动各村、社区依托“民情会诊”,建立群众广泛参与、过程公开透明、成效由群众评判的常态化机制,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管理者”“监督者”。

6月初,何店镇椒藤河水库主渠道堵塞,当地1500亩农田面临灌溉难题。

通过“民情会诊”了解情况后,椒藤河村党支部联动水利部门,发动村民共同制定主干渠清淤方案。随后,40余名群众主动参与,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清淤工程,村民秋粮丰收得到全力保障。

曾都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文国介绍,今年以来,当地推动所有湾组建立村务公开点,“会诊”民情700余条,解决群众问题360余项。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朱元心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