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武汉7月1日电(吴文华)荆楚热土,“新”潮澎湃。作为中部地区科教资源富集地,湖北正以制度创新破解中小微企业、科技企业融资难题,构建起政府、银行、企业等多方协同的金融生态圈。作为首批试点合作银行之一,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的快速响应和有效落地,成为观察这一政策效能的重要窗口。
破局:数据“画像”,重塑企业融资逻辑
“以前贷款要看固定资产,我们这样的轻资产企业融资渠道相对狭窄。”武汉博旺兴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军说。
博旺兴源主营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拆解处理等业务。因下游客户货款支付周期长,公司现金流持续紧张。以往因缺乏有效抵押物,融资一直是老大难问题。
浦发银行武汉分行普惠部总经理张若虚介绍,很多中小微企业对纳税记录、订单数据、知识产权等商业价值不够重视,银行难以精准评估企业的真实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往往选择保守贷款策略。
据了解,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融资普遍存在“三难”痛点:商业价值、专利等无形资产评估难、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风险管控难度大。
今年上半年,商业价值信用贷政策发布后,博旺兴源凭借A等信用评级,获得浦发银行武汉分行发放的1000万元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额度。
湖北创新解法直击核心——通过省级平台“鄂融通”“智慧大脑”打通科技、税务、知识产权等多个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了企业信用画像的精准生成,为金融机构提供客观量化的授信标尺;同时建立政府、银行风险分担机制,配套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数据增信+财政托底”双轮驱动,让金融机构“看得懂”企业价值、“敢放贷”支持创新。
落地:浦发实践,彰显政策精准效能
“信贷评价从固定资产导向转向创新实力导向。”武汉帝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群介绍说,凭借700多项全球专利,今年6月,企业通过“浦惠来了”App线上申请到880多万元知识价值信用贷款。
孟群介绍,作为武汉滴水智能科技子公司,该企业专注智能清洁领域技术研发,产品销往全球市场,此次通过全线上审批流程,一周内完成大额信用贷款投放,精准匹配了企业产品国际化拓展的流动资金需求。
据介绍,浦发银行打造的“浦惠来了”App是专门面向科技型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目前,该App已上线湖北省知识价值信用贷与商业价值信用贷产品,打造“3分钟申贷、全流程线上化”的融资生态。平台不仅实现与“智慧大脑”“鄂融通”的数据直连,还嵌入财税咨询、专利申报等增值服务,助力企业全维度降本增效。
“我们在武汉光谷、沌口等国家级开发区设立科技特色支行,配备‘产业顾问+客户经理'双团队,为区域特色科技类产业提供精准服务。”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还构建了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涵盖5大类基础服务、7项特色产品及动态补充的多元化产品体系,实现初创期至成长期企业融资需求的精准匹配。
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浦发银行武汉分行知识价值信用贷累计服务客户数195户,合计授信金额119.81亿元,累计放款金额42.58亿元;商业价值信用贷累计服务客户数45户,合计授信金额6.43亿元,累计放款金额4.6亿元。
效应:活水浇灌,澎湃荆楚创新活力
“近些年,省级层面对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说,公司是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创新型企业,目前已建成专业面向临床的一站式医工融合孵化平台,其自主研发的人工血管等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吴斌介绍,去年企业因定增款与续贷资金衔接问题陷入资金周转困境,浦发银行武汉分行通过纯线上信用贷款三天内放款400余万元。今年商业价值信用贷、知识价值信用贷政策落地后,速度更快、利率更低,企业融资效率与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知识价值信用贷”“商业价值信用贷”模式的探索,正在湖北催生积极的“化学反应”。
目前,湖北科创企业“智慧大脑”平台已汇聚28.5万家科创企业,吸引21家金融机构入驻,上线包括信贷、担保、保险、投资在内的51项科技金融产品。截至今年6月初,湖北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累计放款超40亿元,一批特色鲜明、市场认可的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壮大。
最直接的感受来自企业。多家获得“知识价值信用贷”“商业价值信用贷”支持的企业负责人表达了类似心声:以知识价值、商业价值为核心的信用评价机制,审批高效、利率优惠,切实激励了企业聚焦研发创新的定力。
来源:新华网
编辑:朱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