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亲历抗战烽火、见证历史转折的老兵——夏心富。他的一生,是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大潮中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缩影。近日,记者走进夏心富老人的家中,听他讲述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
▲点击收听夏心富的抗战岁月
夏心富,1926年6月生于湖北襄阳庞公一个贫苦农家。时至今日,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有多位家人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之下。
夏心富:“我姐姐是飞机炸死的,我的小外甥才1岁、二外甥屁股被炸了个窟窿,也死了。我妈哭啊,哭的没办法,敌人坏的狠。”
1943年7月,年仅17岁的夏心富被“抓壮丁”强征入伍,从襄阳太平店师管区分配到宜昌三斗坪陈家坝,编入国民革命军第39军56师168团2营6连。虽然年纪小,但战场上呼啸的枪林弹雨,夏心富从来没有害怕过。
1943年11月,夏心富所在的部队从三斗坪母猪峡翻山越岭,经松滋抵达宜都,沿长江北岸抢修工事、布设防线,肩负起阻击日军向大西南进犯的重任。1944年10月,部队转战湖南石门县李家河一带休整,并在外围执行阻击日军进攻长沙的作战任务。
夏心富说:“我是1943年当的兵,1944年跟部队来到长江一路,我们部队的任务是守长江一路到湖南,防止日本鬼子从这里进川。”
1945年8月初,抗战胜利前夕,部队穿越洞庭湖沼泽地带。由于长时间在积水中行军,加上当时的士兵绑腿过紧,夏心富患上了严重的皮肤炎,双腿红肿溃烂,疼痛难忍,行动极为不便。这一伤病,让他遗憾地错过了参加武昌土地堂日军一个营的投降仪式。
当年9月,夏心富又随部队开赴密云,带伤参与了接受日军一个团的投降仪式,弥补了上一次的遗憾。回忆起当时参加受降仪式时的情景,100岁的夏心富老人瞬间兴奋起来:“当时,我们部队队员都整齐站好,日军部队人员走上前,把枪放下,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日本高级军官跪在地上,把战刀一放,说我们投降。”
之后,夏心富随部队驻守古北口长城一线。随着《双十协定》的签署,他的抗战岁月告一段落。1948年,夏心富在解放战争的洪流中,明辨大势,随所在部队起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人民军队中,他积极进步,不久后升任排长,并于1949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实行精兵简政,夏心富响应政府号召,离开政府部门回家务农。
夏心富的家人告诉记者,前几天社区工作人员专程来给老人过了百岁生日,老人很高兴,期间一直哼唱着当年抗日杀敌时唱的军歌。
夏心富的一生,跨越了旧中国的苦难、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抉择,以及新中国的崛起。他个人的命运轨迹,深刻地烙印着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印记。他是一位亲历者、见证者,更是一位在时代洪流中始终坚韧前行的普通中国人。他的故事,是历史长河中值得铭记的一朵浪花。
策划:王海青
拍摄制作:徐娅莉 刘向 肖月霞 井睿智
文稿音频:李菲
编辑:王晓
审核:蔡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