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水星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再次迎来熟悉的身影——首届“荆楚最美拥军人物”称号获得者、73岁的刘爱云老人。6月30日,她如约而至,带来一批精心缝制的手工鞋垫(如图),委托社区转赠给辖区内的新入伍战士、退役军人、消防官兵及其家属。
军人家庭铸就拥军情
刘爱云老人1952年出生于襄阳一个普通家庭。她的丈夫孟来喜是一位退役军人党员,儿子孟雪兵曾在云南边防线上服役4年。这样的军人家庭背景,让她对军人职业的奉献与牺牲有着深切的理解。自1983年起,她便开始利用闲暇时间,一针一线缝制鞋垫,无偿赠送给新入伍的战士、退役军人和消防官兵,风雨无阻地坚持了整整四十二个年头,每年缝制约三四十双,累计赠送鞋垫已超过1300双。作为军嫂,她曾独自承担家庭重任,悉心照料长期卧病的婆婆,让丈夫安心服役。
方寸鞋垫承载家国情
刘爱云老人小心翼翼地打开随身的布包,里面整齐码放着一摞摞针脚细密、图案精美的鞋垫。她动情地说:“孩子们在部队保家卫国,消防官兵守护平安,脚踏实了,我这心里才踏实。那些脱下军装、现在守护社区的同志们也很辛苦。只要我这眼睛还能看清针眼,这鞋垫就得一直纳下去。”
这份心意,在新兵入伍前尤为炽热。她会提前一个月夜以继日赶制鞋垫,绣上“精忠报国”、“一帆风顺”等字样。在新兵欢送会上,她亲手将鞋垫交给即将奔赴军营的青年,亲切嘱咐他们锻炼成长、报效祖国。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成为许多新兵难忘的家乡记忆。社区居民杨雪芝的儿子田傲10年前入伍银川时就曾收到刘奶奶送的10双鞋垫。“不用谢,只要他们开心,我就开心。”刘爱云这样回应杨雪芝的感谢。对于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军人,她也会在社区送喜报时,第一时间送上鞋垫表达敬意和鼓励。
鱼水情深 回响四方
社区党委书记刘晓琳代表社区接收了这份饱含深情的礼物。她介绍,这些鞋垫不仅被分发给新入伍战士的家庭、退役军人、消防官兵,也送到了社区民警、网格员等基层工作者手中。刘晓琳表示:“刘奶奶的鞋垫早已超越了普通物品的意义,它承载着一位老党员对国防事业、消防救援事业的坚定支持和对社区守护者的深切关爱,是社区军民、警民鱼水情谊最朴实的见证。”
这份情谊也跨越山水,得到远方回响。社区工作人员回忆,2019年7月就曾收到一封来自江苏省徐州市某部队的感谢信,信中战士写道:“刘奶奶,您亲手缝制的鞋垫我和战友们都收到了,穿上很舒服...我们会牢记您的嘱托...”类似的感谢信,社区每年都会收到。
为更好地传递这份跨越四十余载的心意,水星台社区计划在即将到来的节日慰问活动中,将这些带着刘奶奶体温的鞋垫装入“专属关爱包”送出。一位即将入伍的新兵家长表示,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感到非常温暖和鼓舞。退役军人代表万海瑞感慨,刘奶奶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人感受到的是脚下实实在在的温暖和邻里间沉甸甸的敬意。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龚雪琴 | 通讯员:柏向华 戴湘楚
编辑:李潇凝 | 校对:李兴会
责编:徐勇 | 审核: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