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20597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建设用地零新增,“三破三立”增活力!看这个全国千强镇如何实干兴业惠民生 [editor] => 童光辉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6-30 10:40:48 [published] => 2025-06-30 10:40:48 [modified] => 2025-06-30 14:33:36 [digg] => 2172 [pv] => 13732 [comments] => 0 [shares] => 6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1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1030 [thirdparty_audit] => 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在没有新增一寸建设用地的基础上,51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优质投资纷至沓来,2000个就业岗位破土而出……作为全国千强镇和中部地区百强镇的谷城县城关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创新推行“三破三立”改革,引燃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将以‘城关速度’刷新服务标准,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项目落地像快递一样高效。”城关镇党委书记魏宏举表示,作为工业重镇,全镇上下正以“思想破冰”锻造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用“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敢闯敢干的魄力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破冰之旅:思想解放让有限资源变无限价值

“过去招商如同开盲盒,‘捡到篮里都是菜’,却难成佳肴;如今,我们依托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超介绍,面对土地资源匮乏的困局,他们通过“摸家底—借智力—绘地图—创品牌”四步法,系统梳理出17类优势土地和厂房资源,锁定新能源、高端纺织等9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

突破口在185名返乡创业者身上。翻开动态管理的“三库一平台”系统,深圳市科力纳米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的信息被重点标注。

招商专班带着家乡的深情厚谊和规划蓝图南下深圳,用一封家书、一次恳谈、一次考察的“三个一”行动,打动这位离乡23年的企业家。

“看到家书里老屋照片,当即决定回来。”陈波动情地说。如今他投资建设的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回收项目已经投产,年处理能力达5万吨。

在城关镇,返乡创业的成功人士已有44人,投入的项目建设资金占全镇招商引资总量的60%,形成了“人才回乡—项目回归—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针对9家受空间地域限制的企业,城关镇创新推行“飞地经济”模式,与谷城经济开发区深度合作,按照“城关招引+园区落地”的原则,把招引的企业落户到综合条件优越的工业园区,实现了“地域有限,发展无限”的目标。

破局之道:“府院联动”让沉睡资产活起来

没有增量土地,就在存量资源上做足文章。记者走进湖北柏奴斯服装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9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谁曾想,这家年产值7000万元的企业,3年前险些因20亩用地问题而撤离。

“当时跑了5个地块都碰壁了,准备放弃这个3.5亿元的投资计划。”该企业负责人吕楚金回忆说。

转机来自城关镇探索建立的“府院联动”机制。得知原金鹏机械公司破产清算,正在进行资产拍卖的消息后,城关镇主动对接谷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召开破产企业资产处置推介会,专门邀请湖北柏奴斯服装有限公司实地踏勘情况,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签订购买协议,购得满意资产。仅用8个月,荒草丛生的旧厂区变身为现代化生产基地。

“从签约到投产,城关镇服务专班人员全程跟进,事无巨细,提供便利。”该公司生产总监张杰指着智能吊挂系统感慨道。

襄阳裕丰纺织有限公司落地谷城,也是通过“府院联动”机制,盘活了原茂洲生物公司的闲置资产,一个半月办齐所有用地和厂房证件,用时压缩50%。

为了让闲置资产“流金淌银”,城关镇实行“存量盘活与产业链招商”双轮驱动战略,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绘制产业现状图、全景图、发展路径图、责任包保图等“四张图谱”,聚焦纱线、织布等领域,在顺祥纺织、富仕纺织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陆续招引制衣、仓储物流等11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乘数效应。

截至目前,城关镇共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新上项目17个,新增产值24.6亿元,带动就业1400余人,实现税收近2000万元。

破难之举:聚焦企业需求靶向“治疗”提质效

项目招得来,更要落得下、发展好。城关镇干部经常前往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办公。“上次,你们反映的进厂水压低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正在安装加压泵。”

最让企业头疼的是用工难题,没有工人,再多订单也生产不了。

城关镇积极想办法,开创“订单式”招聘新模式,企业哪些岗位需要人才,就招聘什么人才。该镇人力资源市场的智慧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播出企业急需岗位信息,同时建立求职者信息数据库,搞好“供求关系”。

“45天内补足300名技工缺口,培训周期从2个月压缩至3周。”吕楚金感激地说,城关镇在人才方面的精准配送,彻底解决了企业的用工荒问题。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截至目前,城关镇为落户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难题100余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稳定剂”。全镇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员工平均收入增长23%。

“思想破冰重构发展逻辑,招商破局重塑产业生态,服务破难优化营商环境,‘三破三立’的创新实践彰显了强大生命力。”城关镇表示,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务本务实,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为谷城早日建成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再添新动能。

(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

记者:童光辉,程备|通讯员:赵瑜,毛江伟

编辑:刘惠 | 校对:程备

责编:童光辉 | 审核:廖双来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6/5547bd992a9eca465cba618bf481ac84.png [id] => 3598139 [ratio] => 0.51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20597.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20597.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童光辉,程备 [author] => 童光辉,程备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6/5547bd992a9eca465cba618bf481ac84.png [id] => 3598139 [ratio] => 0.51 ) ) [oldpv] => 13732 [all_pv] => 1.37万 ) 1

建设用地零新增,“三破三立”增活力!看这个全国千强镇如何实干兴业惠民生

©原创   2025-06-30 10:40   阅读量 13732

在没有新增一寸建设用地的基础上,51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优质投资纷至沓来,2000个就业岗位破土而出……作为全国千强镇和中部地区百强镇的谷城县城关镇,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创新推行“三破三立”改革,引燃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我们将以‘城关速度’刷新服务标准,让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便捷,项目落地像快递一样高效。”城关镇党委书记魏宏举表示,作为工业重镇,全镇上下正以“思想破冰”锻造善作善成的干部队伍,用“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敢闯敢干的魄力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破冰之旅:思想解放让有限资源变无限价值

“过去招商如同开盲盒,‘捡到篮里都是菜’,却难成佳肴;如今,我们依托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精准招商。”城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超介绍,面对土地资源匮乏的困局,他们通过“摸家底—借智力—绘地图—创品牌”四步法,系统梳理出17类优势土地和厂房资源,锁定新能源、高端纺织等9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

突破口在185名返乡创业者身上。翻开动态管理的“三库一平台”系统,深圳市科力纳米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的信息被重点标注。

招商专班带着家乡的深情厚谊和规划蓝图南下深圳,用一封家书、一次恳谈、一次考察的“三个一”行动,打动这位离乡23年的企业家。

“看到家书里老屋照片,当即决定回来。”陈波动情地说。如今他投资建设的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回收项目已经投产,年处理能力达5万吨。

在城关镇,返乡创业的成功人士已有44人,投入的项目建设资金占全镇招商引资总量的60%,形成了“人才回乡—项目回归—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针对9家受空间地域限制的企业,城关镇创新推行“飞地经济”模式,与谷城经济开发区深度合作,按照“城关招引+园区落地”的原则,把招引的企业落户到综合条件优越的工业园区,实现了“地域有限,发展无限”的目标。

破局之道:“府院联动”让沉睡资产活起来

没有增量土地,就在存量资源上做足文章。记者走进湖北柏奴斯服装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9条生产线正全速运转。谁曾想,这家年产值7000万元的企业,3年前险些因20亩用地问题而撤离。

“当时跑了5个地块都碰壁了,准备放弃这个3.5亿元的投资计划。”该企业负责人吕楚金回忆说。

转机来自城关镇探索建立的“府院联动”机制。得知原金鹏机械公司破产清算,正在进行资产拍卖的消息后,城关镇主动对接谷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召开破产企业资产处置推介会,专门邀请湖北柏奴斯服装有限公司实地踏勘情况,最终达成合作意向,签订购买协议,购得满意资产。仅用8个月,荒草丛生的旧厂区变身为现代化生产基地。

“从签约到投产,城关镇服务专班人员全程跟进,事无巨细,提供便利。”该公司生产总监张杰指着智能吊挂系统感慨道。

襄阳裕丰纺织有限公司落地谷城,也是通过“府院联动”机制,盘活了原茂洲生物公司的闲置资产,一个半月办齐所有用地和厂房证件,用时压缩50%。

为了让闲置资产“流金淌银”,城关镇实行“存量盘活与产业链招商”双轮驱动战略,围绕主导产业精心绘制产业现状图、全景图、发展路径图、责任包保图等“四张图谱”,聚焦纱线、织布等领域,在顺祥纺织、富仕纺织等链主企业的带动下,陆续招引制衣、仓储物流等11家配套企业,形成了“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的乘数效应。

截至目前,城关镇共盘活闲置土地400余亩,新上项目17个,新增产值24.6亿元,带动就业1400余人,实现税收近2000万元。

破难之举:聚焦企业需求靶向“治疗”提质效

项目招得来,更要落得下、发展好。城关镇干部经常前往湖北景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办公。“上次,你们反映的进厂水压低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正在安装加压泵。”

最让企业头疼的是用工难题,没有工人,再多订单也生产不了。

城关镇积极想办法,开创“订单式”招聘新模式,企业哪些岗位需要人才,就招聘什么人才。该镇人力资源市场的智慧大屏幕上实时滚动播出企业急需岗位信息,同时建立求职者信息数据库,搞好“供求关系”。

“45天内补足300名技工缺口,培训周期从2个月压缩至3周。”吕楚金感激地说,城关镇在人才方面的精准配送,彻底解决了企业的用工荒问题。

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专班、一抓到底。截至目前,城关镇为落户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难题100余件,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稳定剂”。全镇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员工平均收入增长23%。

“思想破冰重构发展逻辑,招商破局重塑产业生态,服务破难优化营商环境,‘三破三立’的创新实践彰显了强大生命力。”城关镇表示,将紧盯全年目标任务,务本务实,真抓实干,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为谷城早日建成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再添新动能。

(未经同意  不得转载)

记者:童光辉,程备|通讯员:赵瑜,毛江伟

编辑:刘惠 | 校对:程备

责编:童光辉 | 审核:廖双来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