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轰鸣,焊花四溅,全速运转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品类各异的零部件经由整理、组装、焊接等多道工序,变成一台台崭新的精密制造设备,被打包装入等候已久的运输车辆……4月23日,记者走进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博亚精工)的生产车间,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
“‘襄机联动’为我们解了难,帮助我们与上下游企业建立高频次沟通与协作,集聚科创攻坚资源、打通销售渠道‘瓶颈’,为企业布局延伸、达产释能提供了有力支持。”博亚精工相关负责人说。
“‘襄机联动’是‘小切口’组织企业、政府、银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销(产融)对接系列活动。”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通过应用场景观摩、创新产品推介等形式,启创新应用之窗、汇生态集聚之势,加速本地供应链合作和研发项目落地。
博亚精工是我市智能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在全国高端精密装备和精密零部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企业坚持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向新领域、新技术精准发力,不断延伸产业链、产品链,努力实现高端化、可持续发展。
今年2月,全市“四上”企业调研服务开展以来,在包保市领导的带领下,市经信局多次来到企业,实地了解经营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在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沟通交流中获悉,企业依托技术优势,可以在农产品深加工智能成套设备的研发上突破,实现相关领域国产替代,但由于没有合适的应用场景实现产品验证,相关产能未能得到充分释放。
“了解这一问题后,我们第一时间按市领导安排,组织科研院所、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博亚精工对接,联合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量身定做国产替代成套装备。同时,将博亚精工设为2025‘襄机联动’首场先进适用装备推广活动的观摩单位,让有装备购置需求的企业走进生产、研发一线,近距离了解产品性能和优势,促成产销合作。”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活动当天,十余家粮油和预制食品加工企业与我们达成合作意向,部分金融机构也计划与我们深化合作,支持相关新品生产研发。”博亚精工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结束后,市经信局还依托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宣传平台,对企业产品进行持续推介,扩大企业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强同各相关单位的联动合作,围绕全市‘四上’企业调研服务活动中了解到的企业产销难题,不断扩大‘襄机联动’系列活动的服务覆盖面,拓展本地企业与上下游资源的深度合作平台,让‘襄阳造’能够‘走得出、用得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手记
政企协同破壁 创新释放动能
随着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需求不断变动,如何让产销渠道保持畅通,让产品功能和服务紧跟“潮流”,是制造业企业长远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在扎根一线、直面痛点的调研服务中,市经信局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认真梳理行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探索出了一条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共享资源的破局之路。
科研院所提供技术优化方案、龙头企业开放产品测试场景、政府部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金融“活水”滴灌创新转化项目……依托“襄机联动”实现多方协同,曾经束之高阁的技术储备找到了用武之地,创新的“闪光点”也转化为了产品的“竞争力”,让企业能够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这个由政府搭建的对接平台,打破了传统产销关系中“看不见的玻璃墙”,推动着“襄阳造”破圈突围,也启示着我们,产业升级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更需要政府当好资源整合的“接线员”应用场景的“架构师”。当产业链上下游在政府搭建的舞台上共舞,必将有更多创新故事,在“襄阳智造”的版图上精彩绽放。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记者:胡采棣丨通讯员:王曦杨
编辑:董子川丨校对:吴芳
责编:沈明晶丨审核: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