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 [id] => 603902 [appid] => 1 [topicid] => 0 [galleryid] => 0 [channel_pc] => 1 [channel_wap] => 1 [channel_phone] => 1 [channel_pad] => 0 [title] => 不是感冒!不是感冒!正是高发季,医生紧急提醒→ [editor] => 汪嘉丽 [has_thumb] => 1 [created] => 2025-04-24 11:41:39 [published] => 2025-04-24 11:41:39 [modified] => 2025-04-25 13:15:21 [digg] => 3 [pv] => 0 [comments] => 0 [shares] => 0 [recommend] => 0 [importance] => 0 [status] => 6 [enablecopyright] => 0 [sort] => 0 [origin] => 0 [syscomments] => 0 [main_category] => 580 [flow_step] => 0 [flow_id] => 0 [flow_index] => [gzh_account_id] => 0 [gzh_account_name] => [short_title] => [virtual_shares] => 0 [content] =>

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可甄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出游,竟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女子遛娃回来高烧不退

辗转多家医院不见好转

前不久,深圳的甄女士看着天气不错便带宝宝出游,不料回家后,她开始发烧并伴有头痛、恶心想吐的症状,于是便自行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不久就退烧了。

不过没多久她又开始出现类似症状,甄女士辗转附近医院都不见好转,最后被紧急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处不起眼的“小伤口”

成治疗关键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吴帅介绍,甄女士当时烧了十多天,还出现了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的情况。起初按照细菌感染来治疗,发现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患者当时没说有皮疹,但医生在她身上比较隐蔽的地方发现了抓痕,一开始以为是皮肤破损,最后结合检查,判断为恙虫病 。

原来,医生在甄女士的右肩背部,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黑色焦痂,周围有红晕。这个不起眼的“小伤口”,成了诊断的关键线索。

最终,甄女士被诊断为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又称恙螨、沙虱,是螨虫的一种,生活在草地、灌木与藤本植物中。它和蜱虫同为草丛中的“杀手”,但恙虫的个头比蜱虫小,全身还密布绒毛。每年5月-11月是恙虫病高发时节,5月-8月是高峰期。

图源:嘉定疾控

恙虫病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持续高热和多脏器损伤。

被恙虫叮咬后,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轻症,但约有3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重症患者的病死率高达24%,病情严重时可合并心、肝、肾、肺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必要时需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因此务必重视恙虫病。

如何预防别来有“恙”?

户外活动要注意

着装严密:确保衣物领口、袖口和裤腿紧闭,避免恙螨幼虫侵入;避免在户外穿凉鞋,以防脚部被叮咬。

避免直接接触:外出时,不要直接坐在草地或草丛上,减少与恙螨幼虫的接触机会。

使用防虫剂: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洒或涂抹防虫剂,降低被叮咬的风险。

户外归来要注意

及时清洁:外出回家后应尽快洗澡并更换衣物,清除可能附着的恙螨幼虫。

重点擦洗:应特别注意清洗腋窝、腘窝、会阴部等皮肤褶皱处,这些部位易藏匿恙螨幼虫。

注意体温:如有发热症状,应立即检查身上是否有溃疡性焦痂,这是恙虫病的典型表现。

五一假期临近,出游高峰即将到来,帮帮提醒市民朋友们,谷雨节气已过,降雨随之增多,各类蚊虫频繁出没,到户外游玩时应尽量穿着长衣长裤并采取适当防虫措施,一旦在户外疑似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持续发热、焦痂、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第一现场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subtitle] => [pagecount] => 1 [sourceurl] => [banner] => Array ( ) [description] => 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可甄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出游,竟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thumb]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4/698bc965a380e2a2429b4165784d1930.jpg [id] => 3535045 [ratio] => 0.57 ) [url] => http://xiangyang.cjyun.org/p/603902.html [wapurl] => http://m-xiangyang.cjyun.org/p/603902.html [attachments] => Array ( ) [relates] => Array ( ) [gallery] => Array ( ) [galleries] => Array ( ) [menu] => 0 [authors] => 汪嘉丽 [author] => 汪嘉丽 [terms] => Array ( [1] => [4] => Array ( [0] => 襄阳融媒体中心 ) ) [thumbs] => Array ( [0] => Array ( [url] => https://img.cjyun.org/a/10125/202504/698bc965a380e2a2429b4165784d1930.jpg [id] => 3535045 [ratio] => 0.57 ) ) [oldpv] => 22 [all_pv] => 0 ) 1

不是感冒!不是感冒!正是高发季,医生紧急提醒→

2025-04-24 11:41   襄阳融媒体中心  

春季是踏青出游的好时节,可甄女士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普通的出游,竟让她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女子遛娃回来高烧不退

辗转多家医院不见好转

前不久,深圳的甄女士看着天气不错便带宝宝出游,不料回家后,她开始发烧并伴有头痛、恶心想吐的症状,于是便自行服用了对乙酰氨基酚,不久就退烧了。

不过没多久她又开始出现类似症状,甄女士辗转附近医院都不见好转,最后被紧急送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一处不起眼的“小伤口”

成治疗关键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吴帅介绍,甄女士当时烧了十多天,还出现了肌肉酸痛、乏力、头痛的情况。起初按照细菌感染来治疗,发现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患者当时没说有皮疹,但医生在她身上比较隐蔽的地方发现了抓痕,一开始以为是皮肤破损,最后结合检查,判断为恙虫病 。

原来,医生在甄女士的右肩背部,发现了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黑色焦痂,周围有红晕。这个不起眼的“小伤口”,成了诊断的关键线索。

最终,甄女士被诊断为恙虫病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

什么是恙虫病?

恙虫,又称恙螨、沙虱,是螨虫的一种,生活在草地、灌木与藤本植物中。它和蜱虫同为草丛中的“杀手”,但恙虫的个头比蜱虫小,全身还密布绒毛。每年5月-11月是恙虫病高发时节,5月-8月是高峰期。

图源:嘉定疾控

恙虫病之所以凶险,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持续高热和多脏器损伤。

被恙虫叮咬后,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轻症,但约有30%的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重症患者的病死率高达24%,病情严重时可合并心、肝、肾、肺等多器官功能损害,必要时需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因此务必重视恙虫病。

如何预防别来有“恙”?

户外活动要注意

着装严密:确保衣物领口、袖口和裤腿紧闭,避免恙螨幼虫侵入;避免在户外穿凉鞋,以防脚部被叮咬。

避免直接接触:外出时,不要直接坐在草地或草丛上,减少与恙螨幼虫的接触机会。

使用防虫剂: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洒或涂抹防虫剂,降低被叮咬的风险。

户外归来要注意

及时清洁:外出回家后应尽快洗澡并更换衣物,清除可能附着的恙螨幼虫。

重点擦洗:应特别注意清洗腋窝、腘窝、会阴部等皮肤褶皱处,这些部位易藏匿恙螨幼虫。

注意体温:如有发热症状,应立即检查身上是否有溃疡性焦痂,这是恙虫病的典型表现。

五一假期临近,出游高峰即将到来,帮帮提醒市民朋友们,谷雨节气已过,降雨随之增多,各类蚊虫频繁出没,到户外游玩时应尽量穿着长衣长裤并采取适当防虫措施,一旦在户外疑似被蚊虫叮咬后,出现持续发热、焦痂、头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第一现场

编辑:汪嘉丽 | 校对:杜临雪

责编:梁龙 | 审核:曾春满

登录汉水襄阳账号

{{isMobile ? "账号密码登录" : "短信登录"}}
发送验证码

请输入图片验证码

确定